云美集 > 杂谈 > 正文

​中国载人航天简史

2023-11-19 04:48 来源:云美集 点击:

中国载人航天简史

2003年,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在太空绕地球走了21个小时,创造了多项纪录。

杨利伟回到地球后,去探望了已经退休的钱学森。从这之后,神舟系列飞船发射后,航天员去看望钱学森已经成了一个“传统”。

这个传统一直持续到了2009年,如今钱老已不在,但航天员每次落地,也会去钱学森图书馆纪念这位中国航天之父。

一、“曙光一号”与“714”工程

1961年,苏美的载人航空飞船先后飞上太空,我国的科学家们也在密切关注国际载人航空飞船的新动向。

此时,钱学森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人造卫星,先前他制订了我国人造卫星的发展规划,提出了三步走:实现卫星上天,研制回收型卫星,发射同步通信卫星。

这三步走的每一步都跟载人航空工程的加速推进有关。

就在钱学森还在忙着人造卫星的工程时,他就跟赵九章等科学家提出了探索载人航天领域。

尽管此时技术与科技还不成熟,但中国人自古而今对宇宙的设想和想象从未停止,这一次,是中国人飞向浩瀚星河的新征程。

有了钱学森等人的倡导,1966年,我国载人航天元年,学者们和科学家也大胆设想我国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并且“敢为人后”:要送5名航天员上太空。

要知道,当时国外的载人航天飞船最多只有2个航天员,即使是计划中的“阿波罗飞船”也只有3名航天员。

钱学森看到这么一个5人方案后,经过深思熟虑,认为这个方案未免有些太冒险、激进,于是他建议,需要提出3人或2人的方案,然后进行多方案比较。

1967年,有人在方案中把载人航天工程称之为“宇宙航行”,钱学森觉得有点太夸大,但又处处着手修改。

后来,他看到“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受到启发,把“宇宙航行”修改为“航天”,并且以此为界限,在大气层内飞行叫做“航空”,飞出太阳系叫做“航宇”。

从1966年到1970年这四年,钱学森等人一直在做一个大胆的“航空梦”,条件还没有成熟到立马付诸行动。

东方红卫星

不过,随着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东方红》歌曲响彻天际,人造卫星工程暂时告一段落,而此时的航天技术已稍显成熟,载人航天工程进入了议程。

1970年7月14日,“曙光一号”载人飞船研制工程正式展开,同时也有一个秘密的代号:714工程。

为了敲定714工程的细节,再次举行了座谈会,钱学森参加会议听取了学者们和技术骨干的意见,最终敲定:1973年发射无人飞船,1974年发射一艘载人飞船,由两名航天员驾驶。

大方向的规划设计好后,钱学森立马投入了对飞船的设计和研制,秘密从各部队选拔和培养航天员。

载人航天工程是多方面的组成,不仅要研制舱内航天服,还要开发航天食品,对人体进行科学研究。

对此,钱学森亲自奔走,组织了507所(航医所,现在改名为北京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时刻关注507所的发展和成长。

在钱学森和聂帅的统筹规划下,我国的载人航天体系逐渐完善,但“曙光一号”在1973年没有按计划发射,千百来的载人航天梦第一次受到了挫折。

二、撒播“航天梦”的火种

1975年,因为某些历史原因,加上经费严重不足,地球外的事情只能先暂时放放,极其耗钱的714工程暂停。

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一切有关载人航天工程的工作都要停下甚至放弃吗?

钱学森没有答应。507所有好几次面临撤销的窘境,这几次都是钱学森出面,坚决反对撤销507所。

钱学森说:“虽然飞船不搞了,但研究工作一定不能停下来。从长远来看,载人航天肯定是要搞的,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在钱学森的坚持之下,507所减少了工作人员,对航天课题的研究没有停下,并且在1980年初,钱学森坚持每周去507所开研讨会,对一些“卡脑子”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帮助研究员们攻克难关。

到了1985年,裁军百万,有人主张撤掉507所和29基地。这一次,还是钱学森站出来,态度强硬:“不能撤!”

事情还没完,一年后,有人说507所耗费的经费太多,飞船的事情也暂缓,所里没有事情,要撤!钱学森回应:“研究骨干队伍不能散,研究所不能撤!

钱学森三次力挺,极力保留载人航天的研究所,为的是载人航天工程有一个很好的延续性,不至于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留有空白。

而且,钱学森的眼光放得很远,他知道,我国早晚都要搞载人航天,现在做好准备工作,建立载人航天系统,将来一旦再次启动,可以少走几年“弯路”。

毫不夸张地说,如今的航天医学工程学的指导思想,就是钱学森提出来的。

钱学森除了保留“航天梦”的火种,还积极向外界撒播“航天梦”的火种。

他到高校中做演讲或者开会时,都会提到我国载人航天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攻克的技术难题,在大学生队伍中撒下了火种。

在钱学森的宣传和科普之下,有很多大学生的心中燃起了“航天梦”,加入了载人航天队伍,坚持在一线奋斗,如今已经成为了载人航天队伍中的技术骨干。

三、钱学森推荐大总长

1986年,四位老科学家写了一封联名信,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缩小与国际上的差距。

这封信在两天后得到批复,并立马展开“863计划”,而载人航天工程,是“863计划”中的第二项。

将近11年过去了,载人航天工程破冰,再次回到了科研所和研究员的眼帘。11年跟国外的差距被急速拉开,国外正在研发航天飞机,而我国连载人飞船的雏形都还没有建设完毕。

航天飞机

航天飞机跟载人飞船有很大的不同,有独特的起飞、在轨飞行和返回,集火箭、卫星、飞机的优势于一身,又可以反复使用。但我国航天飞机在这一块的研究完全空白。

在会议中,有人提出我们应该有个高起点,研制航天飞机,从而填补载人航天的空白。因为此时是航天飞机的主流,科学家们对航天飞机的影响深刻,所以大部分人支持研制。

不过,科学家们却忽略了,我国对载人飞船有着16年的预研,对一块的基础已经很扎实,要是从载人飞船起步,不仅会缩短时间,还能节省经费。

此时的钱学森已经退休,但他还是很关注载人航空事业,他看到5套“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技术方案”时,发现有4套是关于航天飞机,有1套是载人飞船。

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案,目的都是追逐中国人的“航天梦”,可哪一种更适合呢?钱学森再次陷入沉默,思虑过后,他写下:应把载人飞船也上报。

随后,钱学森建议组成比较会,专家们经过了3年(一说是6年)反复论证和对比,最后敲定载人飞船方案。

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再次正式启动,工作组的人员来询问钱学森,谁适合出任载人航天飞船的“大总师”?

钱学森推荐了王永志。在钱学森的印象中,王永志的身上有很多独特之处。1964年,“东风2号”导弹出现气化问题,王永志在会议上提出了不同看法:泄出一些燃料,提高推力,加大射程。钱学森听了之后觉得有道理,采用了王永志的方案,最后发射圆满成功。

还有一次洲际导弹的发射,在前几次都失败的情况下,王永志也是大胆地提出不同方案,就在做最后一次检查的时候,钱学森寄来一封信,说要是难度太大,就不要发射,但王永志还是按照原计划发射,最后成功了。

所以,钱学森觉得推荐王永志是没有问题的,而王永志在这一次推荐下,开始去追逐把“中国人送上太空”的愿望。

四、神舟系列诞生

1998年,首批航天员正式选拔,杨利伟以及正在空间站执行任务的聂海胜都是第一批航天员。

而神舟系列的开发和试验也在进行中。

1999年11月,载人航天工程的数十万科研人员凝聚数十年的心血,见证了“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的发射,神舟一号在太空中飞行了21个小时返回地球,中国人离太空的脚步更进了。

神舟三号

接着,“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无人飞船也发射成功,尤其是“神舟四号”,完全是按照载人状态设计的。

这说明,中国人千百年来的“航天梦”快要实现了。

可是,现实却给了航天员敲下了一记警钟。在2003年的春节,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着陆前解体坠毁,7 名航天员遇难。

基地在第二天就召开了会议,询问航天员针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没想到询问会变成了请战会,航天员不怕眼前的打击,誓死上太空。

2003年10月,杨利伟、聂海胜和翟志刚抵达酒泉,三天后,杨利伟接到正式通知,由他进入“神舟五号”,执行这次飞行任务。

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钱学森在载人航天工程的坚持付出,实现了“把中国人送上太空”的愿望。

此时,年迈的钱学森也在关注着神舟五号的最新动态,不久后,杨利伟来看望钱学森,并把这种“看望”变成传统,在钱学森逝世之后,往后飞上太空的航天员,都会去钱学森图书馆,纪念这位中国航天之父。

如今,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上的三名航天员,正在太空上的空间站执行任务,为期3个月。

这一切,都跟钱学森的坚持、眼光、力挺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