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美集 > 杂谈 > 正文

​西域三十六国到底指啥?新疆又为何是我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023-12-01 08:04 来源:云美集 点击:

西域三十六国到底指啥?新疆又为何是我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西域三十六国作为西域最早的国家和部落,始终与欧亚和中央帝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张骞之后,两汉、三国到五胡十六国、隋唐五代、两宋、元明清,甚至到21世纪的当下,移民屯兵、支援边疆活动一直都没有停息过。仅两汉时期,就有数十万名陕西、河南、山西、河北等地的民众被充实到西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尽管内部纷乱,政权割据,无力顾及西域,但移民活动从未间断,民间贸易和交往更是缕缕不绝。隋唐时期更是如此。可以说,这种强制式的移民和自发的迁徙活动构成了中原地区与西域之间最为频繁的一种人文景观。

尤其是两汉时期和隋唐时期,作为陆上丝绸之路主要通道和宗教、文化流变地与物资贸易主阵地,西域一度繁忙若斯,南来北往的商旅,把酒出塞,跃马天山与碎叶川的勇士和梦想家,都在西域建立了不朽功业,创造了诸多的传奇与神异故事。仅在唐帝国,西域长期作为帝国沟通世界的桥头堡和前沿,不仅积极推行唐制和汉文化,而且在交通保障和军事保障上不遗余力。据考证,仅从长安到于阗,就有一千九百多座驿馆和烽、戍、守捉,而且还长期设立安西四镇和多个羁縻州,用强大军事力量镇守和畅通西域,确保丝绸之路沿途安定。

随着唐朝时屯田制、租庸调、府兵制和乡里制度在西域的推行,农业、造纸、养蚕、印刷和兵器冶造等技术也源源不断地传入西域。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说:“阿耆尼国(焉耆),泉流水带,引水为田、土宜糜、黍、宿麦、香枣、梨、柰诸果。屈支国(库车),宜糜麦,有粳稻,出葡萄、石榴,多梨子,是柰、桃、杏。”其他如疏勒、精绝、鄯善、哈密、伊犁等地更是屯田大区,营田连绵成片,庄稼和各类瓜果仓廪满储。到玄宗时代,小西域长期稳定,再加上姚崇宋璟等人不遗余力地加强农业和屯田建设,天山两边呈现出了技术进步、粮食丰产、手工业发达、经济贸易畅通繁荣的良好局面。源自中原的丝绸、造纸,再加上西域诸国和游牧民族自身所具备的皮毛、牲畜资源,经济贸易必然繁荣。甚至“葱岭以东俗喜淫,龟兹、于阗置女肆,征其钱。”(《新唐书·西域传》)可见当时西域境内交通之发达,行旅之多。在这样的一个盛大景观之下,西域三十六国受到了中西文明和物质的隆重洗礼,也使得他们对唐帝国有了更深层次的依赖。以至于西域诸国争相到长安和洛阳朝拜,甚至以姓李、穿唐服、行唐礼、吃唐食为荣。可以说,自两汉之后,西域就与中原地区同气连枝,浑然一体。作为汉民族的一部分,多数西域民众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文化上,都与中原地区基本保持一致并衍传至今。

(楼兰古城遗址)

楼兰国位于罗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 7 公里处(新疆若羌县北境)。楼兰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地位显赫,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阗,北通车师,西北通焉耆,东当白龙堆,通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南北两道的分道。中原地区的丝绸、茶叶,西域的马、葡萄、珠宝,最早均于此进行交易。公元 4 世纪后,楼兰国突然神秘消失,成为未解之谜。

(巴里坤唐河古城旧址)

精绝国地处丝绸之路南道,汉文化、古代印度文化、贵霜文化、腊罗马文化和早期波斯文化曾在此交汇。尼雅遗址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现存规模最大的聚落遗址群、古“精绝国”故地。巴里坤唐河古城地处新疆东北部,汉代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蒲类国,唐代是西征突厥的军事重镇甘露川,元代是成吉思汗儿子察合台的地盘,清代是镇西府故地。

(交河故城俯瞰图)

交河故城遗址位于吐鲁番市西 13 公里的一座岛形台地,系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就设置于此。交河故城遗址东西最宽处约300 米,南北长 1600 余米,分为寺院,民居,官署等部分,现存建筑遗迹 36 万平方米,既是目前世界上保存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2014年,交河故城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哈密五堡乡魔鬼城遗址)

(艾斯开霞尔城堡)

哈密地处敦煌与吐鲁番之间,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碰撞交汇处,横跨天山东西两翼,现今有古城、古墓、古堡、古碑、古岩画、古烽燧等古迹,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等少数民族集居于此,民族文化多样,风情万种。艾斯开霞尔城堡位于哈密五堡乡,处在雅丹地貌的陡壁土岩丘中,相关出土文物表明,作为丝绸之路的古驿站,这里曾经非常繁荣。

(莎车国遗址的阿曼尼莎陵园)

阿曼尼莎是叶尔羌汗第三代王宠妃,整理并创新了十二木卡姆,是维吾尔族杰出的女诗人、舞蹈家和艺术家。其陵园庄重典雅,金碧辉煌,可看出叶尔羌汗对阿曼尼莎的宠爱,也体现了莎车国的富足。

色勒库尔王宫遗址位于塔身库尔干县城南侧,为西域三十六国之蒲犁国旧都。塔什库尔干,突厥语,汉意为“石头垒砌的城”。塔吉克语里的意思,是“皇冠上的宝石”。汉代为西域蒲犁国地,北魏至唐为羯盘陀国,又作渴盘陀。唐朝时期归入大唐版图,为疏勒镇下的葱岭守捉。这座位于我国西极的最后一座边城,周边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接壤,是我国陆路通往中亚和西亚的必经要塞,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穿越帕米尔高原的最大驿站。

(高昌古城俯瞰图)

高昌故城是西域三十六国高昌王国的都城,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东三堡乡。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汉代,于公元 13 世纪末毁于战火,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和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高昌故城自公元前 1 世纪建高昌壁,到 13 世纪废弃,使用了 1300 多年,于今保存最好的部分为外城墙,虽然经过 2000 多年的风吹日晒,故城轮廓犹存,宏伟壮观。现存高昌故城遗址,在唐代高昌城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修复。这座保存相对完好的寺院,位于遗址西南角,据《唐书·高昌传》记载,唐贞观二年(628 年),高僧玄奘西游取经时,曾于此驻留一月有余。

(鄯善国遗址)

鄯善县吐峪沟麻扎村,位于西部最具神秘色彩的吐鲁番吐峪沟大峡谷,它既是西域历史上宗教历史文化的交汇地,也是新疆现存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已逾1700 年历史。其古老的生土建筑,承载着鄯善国从兴盛到没落以来的全部时间和历史,被誉为至今活着的“西域黄粘土文化”古村落集群,既是穆斯林敬仰朝圣的“中国的麦加”,也是绘画摄影艺术家追寻梦想的创作天堂。

(石头城遗址)

(尼雅遗址)

石头城位于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城,是丝绸之路新疆段的最西端。石头城初建于汉代,毁于唐代晚期,曾是西域三十六国蒲犁国王城,玄奘、马可波罗等在此留下足迹。尼雅遗址是西域三十六国精绝国故址。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这里仅“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并在东汉年间“被鄯善并吞,国遂绝”,但是,丝路南道“往来者莫不由此城焉”。

(玉门关)

(阳关古道)

玉门关建于东汉年间,随丝绸之路的兴盛而繁盛,曾是西域商贾往来的必经之地。因为和田美玉自古从这里输入中原而得名。阳关是中国古丝绸之路南路必经的关隘,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西汉置关,因在玉门关之南,故名。宋代以后,因与西方和陆路交通逐渐衰落,玉门关和阳关逐渐废圮。

古之西域,今之新疆,是中国神圣版图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文明中斑斓多彩的一环。尽管传说中的西域三十六国大都在历史长河中自行消失,但其留下的诸多人文遗迹和令人遐想不已的传奇故事,却一再焕发出夺目光辉,令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