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美集 > 杂谈 > 正文

​鲁西名吃-丁马甲鱼

2024-09-26 01:43 来源:云美集 点击:

鲁西名吃-丁马甲鱼

丁马甲鱼,又名“黄运甲鱼”,因原产于魏湾镇丁马村的马家湖而得名。该地甲鱼养殖历史悠久,所产丁马甲鱼个大裙肥、肉细味美,是中国水产品第一个A级绿色食品。

产品特点:

品质特性:

丁马甲鱼,体形椭圆,8对肋板骨明显,前窄后宽,体薄片大,裙边大而厚,背甲土黄色或茶褐色,腹甲淡黄色。因原产于该镇丁马村的马家湖而得名。

营养价值:

甲鱼是天然的营养宝库,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食品。除含有很高比例蛋白、丰富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外还富含一些特殊的营养物质。如胶原蛋白、多糖、卵磷脂、激素等多种活性物质,这些特殊成分成就了鳖的滋补作用和药用价值。如胶原蛋白、多糖、卵磷脂、激素、不饱和脂肪酸、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多种活性物质,这些特殊成分成就了鳖的滋补美容药用价值。

历史渊源:

甲鱼虽然不是鱼,但自古以来把它视作“鱼”,有着“鱼”的美名,如甲鱼、团鱼、水鱼等等。依据古代对甲鱼的重视程度,应该说,从有池塘养鱼,就开始养甲鱼了。

甲鱼在中国历史上渊源流长,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设有专职“鳖人”,为帝王捕捉甲鱼。春秋末年,年仅45岁的范蠡于公元前473年,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偕西施出逃齐国,隐姓埋名,定居于陶。从此,开始研究养鱼,约在公元前460年撰写了《养鱼经》。其中就有:“至四月,纳一神守;六月,纳二神守;八月,纳三神守。神守者,鳖也。”“纳鳖,则鱼不复去”的记载。这就是鱼池内养鳖的佐证。换句话说,全国鱼鳖混养从春秋时期就开始了。

山东是范蠡从事鱼鳖养殖研究的重要地方。因此,山东养鳖时间是比较早的。汉代末期的“礼记”中分别记述了鱼和甲鱼的重要,并强调,不准捕捉幼甲鱼,以保护资源。秦汉三国时期的《神农本草经》等都有鳖的记载。西晋陆机、潘尼写《鳖赋》之文,赋曰:“穹脊连胁,玄甲四周”;“尾不副首,足不运身”;“缩头于壳内”,“盘跚而雅步”。

另据《诗经·鲁颂·閟宫》和《清平县志》记载,中华鳖之文化始于山东。战国时,赵国基业的开创者、晋国卿大夫赵简子就在临清丁马马家湖饲养甲鱼以壮雄师,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这个记载是可信的。丁马甲鱼,历史悠久。丁马甲鱼自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后唐时期至清代,一直被列为宫廷贡品,并设有养甲鱼的专吏。据《清平县志》记载,原清平县丁马村马家湖盛产甲鱼,923年至947年,后唐皇帝李嗣源,后晋皇帝石敬瑭先后在此驻扎数年,屯兵万余,时值军中瘟疫肆虐,但当地百姓患病者甚少,询知食马家湖甲鱼可防治瘟疫,遂捉而食之,瘟情迅解,李嗣源谕马家湖甲鱼为“圣鳖”。自此,马家湖甲鱼便历代受到保护,并加强了人工饲养管理,成了宫廷贡品。因当时数年驻扎兵丁、军马,丁马因此而得名,丁马甲鱼也因此而闻名天下。

乾隆六下江南,都要在青阳驿馆(今临清市魏湾曾叫青阳镇)停留,赏马家湖烟雨、品丁马甲鱼。一次被丁马甲鱼之鲜美折服后,取丁马:“黄河滚滚联东西,运漕绵绵通南北”之地理优势,寓:“皇运昌盛,家家有余”之意,提笔御赐“黄运甲鱼”之名,自此,丁马甲鱼又称“黄运甲鱼”。

丁马甲鱼的做法:

甲鱼汤:

原料

甲鱼、火腿、香菇、姜蒜葱、黄酒、盐盐味精等。

1、将甲鱼翻过身来,背朝地,肚朝天,当它使劲翻身将脖子伸到最长时,迅速用快刀在脖根一剁,然后提起控净血.接着,放入水温大概有70~80度,将宰杀后的甲鱼放在热水中,烫2~5分钟(具体时间和温度根据甲鱼的老嫩和季节掌握)捞出.

2、放凉后(迫不及待者可以用凉水浸泡降温)用剪刀或尖刀在甲鱼的腹部切开十字刀口,挖出内脏,宰下四肢和尾稍,关键得把腿边的黄油给拿掉。还要把甲鱼全身的乌黑污皮轻轻刮净.注意可别把裙边(也叫飞边,位于甲鱼周围,是甲鱼身上滋味最香美的部分)刮破或刮掉.刮净黑皮后,洗净.就算基本清理完工了.

3、甲鱼加工完成后,放在碗里,把切成片的火腿铺上,香菇,姜蒜葱也可以一起放入了,最后加料酒.

5、然后就是花时间去炖了,看甲鱼的大小,小些的一小时差不多够了,大的么再加60分钟

喜欢的转发,关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