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美集 > 杂谈 > 正文

​重温一九九零年央视春晚

2025-03-07 23:08 来源:云美集 点击:117

重温一九九零年央视春晚

#我的春晚记忆#

重温一九九零年央视春晚

我是一个70后,对央视春晚有着特殊的情感,小时候家里没有电视,大年三十晚上天不黑就跑到邻居家等着看春晚,长大后全家老小围着电视、拉着家常、吃着饺子看春晚,我觉得那才是过年!

央视春晚诞生于八十年代初期,成熟于九十年代,而我觉得它的鼎盛期是九十年代中期至二零年代早期。

87年央视春晚

在我的记忆深处1990年的央视春晚是早期最经典的一届,这里详细介绍一下它的独特之处。

1990年央视春晚片头

导演黄一鹤是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开山鼻祖,也是一个有个性有追求的导演,他的创新意识和独到的眼光令后辈望其项背,早在83年的第一届春晚他就顶着世俗的压力把群众呼声最高的《乡恋》搬上了春晚,第二年大胆的启用了新人陈佩斯和朱时茂,并开创了一个独特的舞台表演形式--“小品”。

这届春晚黄一鹤导演发挥了他创新的又一个高潮,他把所有参加演出的演员和观众分成红、黄、蓝三组,分别代表歌舞、曲艺和戏曲三队,整台晚会以擂台赛的形式展现出来,台上台下连成一片,把联欢发挥到了及至!这种别出心裁的想法实在令人佩服,成为春晚史上的绝笔!

90年春晚现场观众

晚会以一首《万紫千红》拉开帷幕,演唱者是杭天琪和屠洪刚,当年红的发紫的杭天琪和峰芒初露的屠洪刚把这首具有浓郁春节色彩的歌曲把亿万观众一下子带到了春天里。

杭天琪、屠洪刚

接下来一段歌曲联唱《马字令》突出了农历马年的主题,这段歌曲串烧独具特色、别出心裁!要求各队的演员必须唱出带有马字的歌曲、戏曲、或曲艺词句。

刘秉义

陈佩斯

众星演唱《马字令》

刘群

值得一提的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的原唱本不是蒋大为而是张暴默,她在晚会现场演唱了这首代表作。

张暴默

群星演唱《马字令》的中间还发生了一件看似突发确寓意深长的事情,台下的陈佩斯和朱时茂把一个留着长发的新面孔硬往台上推,让他也唱几句。

可这个新人上台后一脸懵逼,显然是没有准备,略显尴尬的下了舞台,可带来的喜剧效果确不容小觑,这个新人就是后来接过陈、朱“小品王”的大旗首登央视春晚的赵本山。

赵本山

以后的几年里,春晚开启了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三足鼎立的局面,也使央视春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

接下来的节目精彩纷呈、精品频出,李丹阳演唱了一曲《闹新春》,韦唯则带来了一首《1234567》,姜昆、唐杰忠一改以往的风格,在相声《学唱歌》里除了说、学、逗、唱还加入了各种流行风,增加了时代特色。

姜昆、唐杰忠

少儿节目《小猴唱歌》给全国的小朋友展示了一只木偶小猴独特的技艺,加上李杨老师的配音别具一格。来自台湾的歌手文章演唱了《自己的天空》和《我是风》两首歌,给整台晚会带来了不一样的港台气息,春晚后这两首歌也随之大火。

文章(中国台湾)

冯巩和刘群这对经典组合这届春晚表演了相声《无所适从》,充分展现了新生代相声演员的实力,也为以后两人合作的高峰奠定了基础。

刘群、冯巩

甜歌皇后李玲玉带来了一首《牧野情歌》,范琳琳演唱了《边塞风》。李玲玉因参演了《西游记》的玉兔精后让观众感到她不仅人美歌甜,而且戏也同样演的好!

李玲玉

90年的春晚最大亮点就是赵本山第一次登上了央视春晚,经过姜昆这个伯乐举荐,几番周折后赵本山终于登上了这个改变他一生命运的舞台,搭档高小娟演出了小品《相亲》,当这个头戴一顶卷舌帽子操着一口浓浓的东北口音,有点小坏但不失淳朴的老蔫出现在春晚舞台时一下子便吸引了全国观众,他的表演朴实自然、风格独特、语言风趣幽默,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高小娟、赵本山

山西省歌舞剧院的演员们带来了舞蹈《瞧这些婆姨们》,把农民丰收的喜悦尽情表达出来。来自香港的张明敏在这届春晚演唱了《献出心中诚与爱》和《我们爱这个错》两首歌,虽然这两首歌远不如《我的中国心》的传唱度,但在当时的歌坛也有不小的影响力。

张明敏(中国香港)

同样是首次登上春晚舞台的还有宋祖英,她以清纯唯美的形象演唱了一首《小背篓》。杭天琪演唱了那首风靡一时的《黑头发飘起来》。

宋祖英

黄宏在当年的元旦晚会上和宋丹丹演出的《超生游击队》大获广大观众的喜爱,在春晚上他延续了《超生游击队》的故事,搭档春晚老将严顺开演出了小品《难兄难弟》,作品让观众大笑的同时也得到了启发和深思。

黄宏、严顺开

《难兄难弟》

“吃鸡”的王景愚表演了哑剧《举重》,他以夸张幽默的肢体语言把观众逗的捧腹大笑,哑剧这一表演形式在小品没有诞生以前可是春晚搞笑的重头戏,1983年首届春晚王景愚的《吃鸡》爆笑了全国观众,之后的很长时间春晚一直保留着哑剧节目,直到小品越来越受欢迎哑剧才退出了春晚舞台。

王景愚

主持人赵忠祥隆重介绍了来自宝岛台湾的影视歌三栖号称“邪星”的凌风,他上台第一句话就是“我们靠近点可以吗?九零年代了我觉得海峡两岸应该靠的更近一点!”一下子唤起了多少华夏儿女的心声,接下来他自我介绍,说自己长的很“中国!”,脸上写满了“中华五千年的沧桑!”,调侃自己“人比黄花瘦,面比煤球黑”,风趣幽默、妙趣横生,逗得现场观众捧腹大笑,前仰后合。之后演唱了一首道尽演员辛酸的歌曲《小丑》。那一年春晚后全国观众记住了这个长相不美但深爱祖国的“小丑”。

凌风(台湾)

若说90年央视春晚最经典的一个节目个人认为非陈佩斯和朱时茂的小品《主角与配角》莫属,这个作品无论是结构模式还是演员表演都堪称一绝!它把演员自身特点形成的反差所带来的喜剧效果发挥到了及至!它没有刻意的去取悦观众,而是让观众发自内心的去笑,也没有现在小品普遍存在的煽情,以至于后来多年陈、朱二人都没能跨过自己的这座高峰,直到今天都算得上小品界的一块里程碑!

陈佩斯、朱时茂

春晚长青树李谷一演唱了京味十足的《前门情思大碗茶》,谭门第五代传人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演唱了谭派代表作《定军山》,韵味十足,尽显大家风范,博得了观众阵阵叫好声。

谭元寿

当零点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晚会现场,慰问了全体演职人员,并通过电视荧屏向全国人民拜年!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达现场

晚会最后由李谷一演唱了一首特意为春晚谱写的新歌《难忘今宵》,谁知这首歌却成了春晚生命力最强的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春晚最后的那首歌,我相信以后的春晚它依然是!

作为九十年代第一届春晚,90年的春晚创造了好几个第一,第一次以擂台赛的形式举办春晚;第一次有了歌曲串烧;赵本山和宋祖英都是第一次登上春晚;第一次为春晚谱写主题歌曲。

关于1990年春晚的故事今天就写到这里,如果有误还望指正,也欢迎大家留言区留下宝贵意见!

#春晚记忆##通过春晚走红的港台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