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美集 > 杂谈 > 正文

​老北京的味道:小吃十三绝

2024-10-21 10:20 来源:云美集 点击:

老北京的味道:小吃十三绝

老北京的小吃十三绝,是豆面糕、艾窝窝、糖卷果、姜丝排叉、糖耳朵、面茶、馓子麻花、焦圈、糖火烧、蛤蟆吐蜜、豌豆黄、奶油炸糕、炒肝。从远古走来的蓟燕古都,历史底蕴丰厚,北京作为北方重镇、文化古都,地处中原门户,人口聚集,各地风俗、饮食文化交相汇集,依当地风土人情、气侯风俗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

豆面糕又称“驴打滚”。《燕都小食品杂咏》:“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豆面糕颜色金黄,新鲜黄米面加水蒸熟,备用。把黄豆炒熟,碾成粉面状,把蒸熟的黄米面外面沾上豆粉,擀成皮,里面抹上红豆馅或红糖卷起来,再切成大小均匀的小段,上面撒上白糖即成。豆面糕颜色金黄,具有粘、甜、香的特点,豆香浓郁。何为“驴打滚”。有说,黄米面在豆面转动,恰似驴打滚,此称谓究其来历,不得而知,不知对否?“黄豆粘米,蒸熟,裹以红糖水馅,滚于炒豆面中,置盘上售之,取名‘驴打滚'真不可思议之称也。”如今豆面糕多以江米面代替,豆面糕以其浓郁的地方特色在东北、天津、河北大受欢迎,是深受人民喜爱的地方小吃。

艾窝窝又叫“御艾窝窝”。艾窝窝历史悠久,在明代就广为流传。糯米淘水蒸熟,晾凉,摁成圆皮,芝麻、核桃仁、瓜子、青梅、白糖、金糕等炒熟搅拌作馅。晾凉的糯米皮包上甜、香味美的馅料,包成即食,据传有位皇帝喜食此类美食,想吃时就说:“御艾窝窝”。百姓不敢说御字,就简称艾窝窝。《燕都小食品杂咏》记载:“白粉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挫。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爱窝窝。”

糖卷果:山药去皮剁馅,大枣去核,两料搅抖均匀,山药、大枣比例为3:1,用油皮包裹上笼蒸五分钟,蒸好后放在蒸馒头的布上,捏成菱形长条,晾凉后备用,油锅加油至七成热,炸至金黄色捞出。坐油锅,加水、油、糖炒糖色,小火熬制成糖稀状,倒入蒸好的糖果,撒上芝麻、白糖,绵甜、可口的糖卷果就做成了。

姜丝排叉:是把鲜姜去皮剁碎,把面粉加入少许明矾,两料用凉水和面,用温油炸制而成备用。或将面团擀至或轧至薄片,将面片上撒上细淀粉,叠成条状,用刀切成长约五厘米、宽约两厘米的叉条,两条重叠,顺切三刀,散开温油炸制。鲜姜去皮切丝,把姜丝用水熬开后,捞出姜丝,放入白糖,锅中加入饴糖、桂花,待熬开后用小火继续熬制,将炸好的排叉入姜汁,熬出桂花怡糖过蜜。此小吃为酥、甜、香口味,另有咸味排叉原料为面粉、姜丝、苏打和盐,惟一和甜味姜丝排叉不同的是不过蜜,味道为酥、脆、微咸,都具浓郁的姜香味。

糖耳朵又称蜜麻花,因其形状状似耳朵而被称作糖耳朵。糖耳朵用发好面揉碱,类似蒸馒头面,另一块面和以红糖,把一块发好的面擀好,上面盖上擀好的红糖面,上面再铺以一块发面,这样有糖面的一层在中间,最后捻条、切成均匀小块,用刀从小块中间切开,翻成耳朵形状,坐花生油,烧温油,炸至金黄色,捞出沥油后趁热在温饴糖中浸泡一会,捞出即成老少咸宜美味小吃。

面茶是老北京的一道名吃,面茶一般是午后售卖。面茶主料为糜子面或小米面,把糜子面或小米面倒入锅中,用凉水搅拌成糊状,待面糊稠稀均匀,就开始熬制,熬制时要不停地搅拌面糊,防止粘锅,待面糊将开时,改用小火慢熬,待到面糊粘稠时,不容易沾勺时,就熬制而成了。“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喝面茶,作料很讲究,花椒加工成花椒盐、芝麻酱用香油解开,一碗米香浓郁的面茶浇上芝麻酱,加一勺花椒盐,好喝的面茶须慢慢品味,感觉生活的味道。

馓子麻花在北方广为流行,馓子麻花古称寒具、环饼,远在战国时就成为美食,在秦汉时,因馓子、麻花能冬春久贮不坏,是寒食节代替熟食的食品之一,被称为寒具。将白糖或红糖、碱、明矾、桂花等和发酵好的面和在一起,和成不沾手、不沾盆、面团光滑即成。面上抹层花生油,把面醒一段时间。把醒好的面搓条,揪成约二寸长的面剂,蘸上芝麻、水,盖上湿布,再醒一段时间,把面剂抻成细细的面条,来回缠绕成馓子、麻花形状,用花生油炸成酥、脆、香、甜的金黄色,这就是广为流行的民间小吃、点心,馓子麻花。

焦圈:把碱、明矾、盐用水化开,加入面粉中,和成面团,揉匀后饧三个小时,“牵索扭捏成环钏之形”,油热至五成热,轻轻放入油锅,用筷子轻轻滚动面圈,成型后炸成枣红色,高质量的焦圈,吹弹可破,令人垂涎欲滴。炸焦圈需要熟练的技术,酥脆咸香,美味可口。

糖火烧作法多样。其一类似缸炉烧饼,用水缸制成缸炉,将烧饼坯贴至缸壁,烤熟即可。河北的缸炉烧饼以咸、酥、脆、香而闻名。北京糖火烧主要原料为面粉、白砂糖、蜂蜜。制造方法很多,略具其一:将红糖加面搓拌均匀烤熟,加入食用油、芝麻酱、桂花搅拌成馅,将发好的面加碱,醒好后,将面揉成小剂,蘸上糖浆,揉成小圆馒头状,放入烤炉烤熟,晾凉放入木箱中闷透、闷软即成美味食品。另一种作法为,和面加盐水,油加温晾凉和小米面和匀,做成酥油瓤,将面团揉成长条,片,擀成薄片,加入酥油瓤,从外往里卷成长条,作成中间三层,两边两层的生坯,将芝麻撒到生坯上,翻过生坯撒上些水,面板上磨出浆水,即可上炉烤,类似烤缸炉烧饼,待到烧饼成虎片色即可出炉。

豆馅烧饼有个好听的名字“蛤蟆吐蜜”。把面粉加入酵母或老面肥,和成面团,饧段时间。面团揉成条状,擀皮,包入豆馅,轻轻收口,收口处朝外,将包口处蘸下水、芝麻,烤至烧饼表面金黄,豆馅从裂口处溢处,“蛤蟆吐蜜”就做好了。

豌豆黄是老北京春夏时节的一道名小吃,后传入宫中。豌豆黄是将豌豆磨碎、去皮、将豌豆焖烂过筛成糊,放入糖炒,加入石膏水和熟枣泥或加白糖、桂花搅拌均匀,放入砂锅中,待冷却成砣后,切成菱形块上面加以小片金糕,色、香、味俱佳、入口即化的豌豆黄就可以品尝了。

奶油炸糕也是老北京美食。把锅内水烧开,把面粉倒入锅中,用小火熬,把面粉迅速搅拌至面团不沾手时,取出烫好的烫面团。把搅拌好的鸡蛋液分几次倒入烫面中,最后把适量的白糖水、香草粉水倒入烫面中,用几次加入烫面中,揉拌均匀。锅内放入花生油或菜油、牛油,油热后,改小火,将揉好的面团摁成饼状,放入油锅,炸至面饼金黄色,面饼鼓胀即可出锅。趁热蘸上白糖,外焦里嫩、奶香浓郁。

说了如此众多的老北京小吃,还有一道肉食小吃也深受大家喜爱。这就是炒肝。炒肝据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炒肝是将肥肠煮至用筷子能扎透时,放入凉水中清除肠外面的油,切成小段。将肝洗净切块,熟猪油用旺火烧热,加入大料、黄酱、姜末、酱油、蒜泥。炒成糊状,将猪骨汤烧热,放入猪肠,捞去油沫,放入猪肝、酱油、生熟蒜泥、盐搅拌均匀,汤开后勾芡,煮沸加入味精即成,也有炒肝不勾芡的,味道都不错。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古都北京,汇集了天下的各色饮食风味,满足了人们的各种口味,地道的老北京味,老北京的小吃十三绝也要去品尝呀。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