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美集 > 杂谈 > 正文

​矶鹬,百科知识,中国鹬科之一

2024-10-25 15:45 来源:云美集 点击:

矶鹬,百科知识,中国鹬科之一

矶鹬(学名:Actitis hypoleucos)是小型鹬类, 矶鹬的头、颈、背、翅覆羽和肩羽橄榄绿褐色具绿灰色光泽。各羽均具细而闪亮的黑褐色羽干纹和端斑,其中尤以翅覆羽、三级飞羽、肩羽、下背和尾上覆羽最为明显。飞羽黑褐色,除第一枚初级飞羽外,其他飞羽包括次级飞羽内翈均具白色斑,且越往里白色斑越大,到最后两枚次级飞羽几乎全为白色。翼缘、大覆羽和初级覆羽尖端亦缀有少许白色。中央尾羽橄榄褐色,端部具不甚明显的黑褐色横斑,外侧尾羽灰褐色具白色端斑和白色与黑褐色横斑。眉纹白色,眼先黑褐色。头侧灰白色具细的黑褐色纵纹。颏、喉白色,颈和胸侧灰褐色,前胸微具褐色纵纹,下体余部纯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亦为白色,翼下具两道显著的暗色横带。冬羽和夏羽相似,但上体较淡,羽轴纹和横斑均不明显,颈和胸微具或不具纵纹,翅覆羽具窄的皮黄色尖端。大小量度:体重♂41-59g,♀40-61g;体长♂160-200mm,♀183-214mm;嘴峰♂24-26mm,♀24-26mm;翅♀105-117mm,♀104-110mm;尾♂54-76mm,♀50-67mm;跗蹠♂18-28mm,♀23-29mm

中国分布于北京(密云、延庆、怀柔、房山)、天津(大港)、河北(石臼坨、北戴河、滦南、平泉、衡水)、山西(方山)、内蒙古(达赉湖、扎兰屯、海拉尔、莫力达瓦旗、赤峰、达里诺尔、乌梁素海、东胜)、辽宁(朝阳、锦州、康平、盖县、大连、旅顺、本溪、宽甸、丹东、鸭绿江口)、吉林(长白山、延吉、图们江)、黑龙江(大兴安岭、呼玛、小兴安岭、带岭、哈尔滨、嫩江、镜泊湖、兴凯湖、饶河)、西藏(日土、班公湖、波密、噶尔、改则、当雄、米林、拉萨、喜马拉雅山地区)、陕西(周至、洋县、汉中、佛坪、西乡、陕北)、甘肃(黑河流域、兰州、天水、武都)、青海(共和、门源、祁连、刚察、青海湖、玛多、称多、玉树、格尔木、柴达木盆地)、宁夏(六盘山、中卫)、新疆(帕米尔高原、昆仑山、天山、伊犁河、阿尔泰山)(繁殖鸟,旅鸟);山东(黄河口)、河南(孟津)、安徽、江苏(盐城、射阳、高邮、太湖、常熟、苏州)、上海(崇明、奉贤、九段沙、佘山)(旅鸟);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湖北(武汉)、湖南(沅江、长沙、岳阳)、浙江(杭州、宁波、鄞县、象山、宁海、仙居、台州、温州、江山)、福建(霞浦、宁德、福州、福清、长乐、惠安、泉州、厦门、金门、龙海)、江西(婺源、抚州、鄱阳湖),西至四川(成都、南充、万源、南江、宜宾、乐山、峨眉、美姑、雷波、峨边、雅安、汉源、宝兴、西昌、会东、米易、道孚、松潘)、重庆(万县、巫山、南川、秀山),南至云南(昆明、嵩明、宜良、昭通、江川、通海、元江、景东、永德、个旧、宁蒗、景洪、勐腊、大理、丽江)、贵州(赤水、清镇、兴义、金沙、罗甸、贵阳)、广西(资源、桂林、宁明、梧州、北海、横县)、广东(肇庆、阳春、佛山、鼎湖、珠江口、深圳、高要、澄海、揭阳、三水、潮安、海丰、陆丰、硇洲岛)、海南(琼山、坝王岭、白沙、文昌、乐东、琼海、屯昌、陵水、琼中、东方)、东沙群岛(东沙岛)、西沙群岛(珊瑚岛)、南沙群岛、台湾、(兰屿)及澎湖列岛、香港、澳门(旅鸟,冬候鸟;偶见留鸟)。 [1]

在中国繁殖于西北及东北,冬季在南部沿海、河流及湿地越冬,迁徙时大部地区可见。 [1]

中国北部为夏候鸟,南部为冬候鸟。春季于3月末4月初即有个体迁到长白山繁殖地,大量在4月中下旬,秋季于9-10月迁离繁殖地南迁。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迁徙。

习性

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亦成小群。常活动在多沙石的浅水河滩和水中沙滩或江心小岛上,停息时多栖于水边岩石、河中石头和其他突出物上,有时也栖于水边树上,停息时尾不断上下摆动。性机警,行走时步履缓慢轻盈,显得不慌不忙,同时频频地上下点头,有时亦常沿水边跑跑停停。受惊后立刻起飞,通常沿水面低飞,飞行时两翅朝下扇动,身体呈弓形。也能滑翔,特别是下落时。常边飞边叫,叫声似‘矶-矶-矶-’声。

食性

主要以鞘翅目、直翅目、夜蛾、蝼蛄、甲虫等昆虫为食,也吃螺、蠕虫等无脊椎动物和小鱼以及蝌蚪等小型脊椎动物。常在湖泊、水塘及河边浅水处觅食,有时亦见在草地和路边觅食。

在长白山最早于5月初开始营巢,大量在5月中旬至5月末,也有迟至6月中旬还见有营巢的。每巢营造时间5~6天,筑好巢后即开始产卵。1年繁殖1窝,每窝产卵4~5枚,1天产1枚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