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美集 > 杂谈 > 正文

​解放战争华南解放军湖南人民解放总队11

2024-09-07 06:11 来源:云美集 点击:

解放战争华南解放军湖南人民解放总队11

1,湖南人民解放总队的组建

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湖南省工委领导的规模较大的游击武装队伍。

全国内战爆发后,1946年11月6日,中共中央发出《对南方各省工作的指示》,要求凡有可能建立公开游击根据地的乡村,应立即建立公开游击根据地,条件尚未成熟之地区则采取隐蔽待机方针,以待条件成熟。中共湖南省工委分析湖南当时形势,认为全省开展武装斗争的条件尚不成熟,应隐蔽待机,积蓄力量。为做好武装斗争前的必要准备,省工委选派一批干部去湘南,同时要求基础较好的湘潭等县,积极创造开展武装斗争的条件。

1947年春,从中原解放区突围的解放军一支1700余人的部队,在李人林等率领下,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游击纵队的名称,在石门、澧县、大庸、慈利、临澧、沅陵、龙山、永顺等县开展游击活动,作战数十次,歼敌2000余人,在湘西、湘中地区造成很大的影响。同年7月和次年初,中共香港分局也先后派广州中山大学党员张犀文、黄道奇及学生20余人来湘,在邵阳、东安、慈利、辰溪等地发展党的组织,进行武装斗争。

1948年开始,衡阳、衡山、耒阳、祁阳先后建立了湘南工委直属武工队、粤赣湘边区人民解放军湘南游击司令部二、七、九、十一大队和警卫大队、湘南人民赤卫游击队湘衡支队、湘中游击队第五支队(一团队)、湘中游击队第五支队第二团队、华南人民解放军祁邵衡边区纵队、湘桂边区湘南人民民主联军第三纵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游击部队第一纵队、湘南游击队二支队二团队第二大队和第五大队等几十支地方武装,并建立了自己的活动地区。这些地方武装,在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形势鼓舞下,斗争开展得异常活跃,他们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巧妙地与敌人周旋,积极开展游击战争,破坏敌人的后方,相机予敌人以沉重的打击,有力地配合人民解放军正面战场的作战和迎接解放大军解放衡阳。其中湘中五支队一团队和湘游第八大队、第十一大队是经省工委、湘南工委批准组建为党直接领导下几支人数较多,实力较强、影响较大的人民游击武装。

1949年初,中共五岭地委派刘亚球等到江西大庾,同湘边队会合,随部队进入西边山开展斗争。在湘边队恢复斗争的同时,李林、耿俊猛等率领一支17人的武装小分队,于2月从粤北进入湘南,和汝城县工委取得联系,与部分湘边队队员组成汝城独立大队,在资兴、汝城等县地下党组织的配合下,不断袭击敌人,缴获枪支,壮大队伍。至6月,这两支队伍发展到800余人,以此为基础在汝城县殿华村组成湘南支队,下辖3个支队,同时成立中共湘南地委,刘亚球任地委书记兼支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与此同时,耒(阳)安(仁)永(兴)工委组织武工队袭击敌人,并正式成立湘南第二游击大队,活动于安永边境地区,队伍很快扩展到400人枪,成为湘南地方游击队的一支基本力量。另在永兴、安仁、郴县、资兴、汝城、临武等县,由各县工委领导的游击大队也陆续建立起来。6月20日,以谷子元为书记的中共湘南工委在耒阳大义乡召开扩大会议,决定正式成立粤赣湘边区人民解放军湘南游击司令部,谷子元任司令员兼政委。湘南游击司令部成立后,先后将上述各地游击队组成12个大队和1个警卫队,在湘南地区开展武装斗争。

在湘中地区,武装起义风起云涌。1949年2月,宁乡黄绢乡姜亚勋、李石锹等率青年学生和农民70余人发动起义,分别袭击黄材、唐市警察所和大沩乡公所,建立一支游击队。但不久即被敌人打散。2月底,姜亚勋、李石锹等重新集结队伍,分别建立两支游击武装,活跃在宁乡、湘潭、湘乡、安化、益阳、长沙等县边界地区。至4月底,两支队伍发展到3000多人。5月上旬,中共湖南省工委为巩固这两支队伍,加强对湘中各县地下党的领导,派官健平前往湘乡建立中共湘中工委。新成立的湘中工委对湘中地区的游击队进行整编,建立湖南人民解放总队,对全省武装力量实行统一建制,统领导。

湘中游击队先后编为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中第一、二、三、五支队和纠察总队,共1.2万余人。

在湘北地区,1949年1月,由蔡得夷、张乐、张克俞分别率领的三支起义武装合并组建“矿山游击支队”,实行工农联合。5月,中共湖南省工委指示在湘阴建立湘北人民自救军,司令员兼政委龙赞。

在浏阳,建立了中国人民解放总队湘东第四支队,司令员彭汉云,活动在浏阳、长沙边境。

在湘西,中共湖南省工委在5月初决定成立中共湘西工委,并建立湖南人民解放突击总队,总队长陈采夫,政委方勇。在溆浦、辰溪一带建立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西纵队,司令员陈策,政委谌鸿章。

到8月,湖南党组织领导的游击武装有15支,发展到3万多人,外地党组织领导的游击武装约4000多人。游击武装斗争的蓬勃发展,成为反对国民党在湖南反动统治的重要威慑力量。

湖南解放前夕,除中共湖南省工委组织领导的游击武装外,还有其他中共党组织或人民解放军在湘组建和领导的游击武装约4000多人,如:湘鄂西地下党组建的江南游击队,共3000余人,活动于益阳、常德、汉寿、沅江地区;江汉军区组建和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湘南游击司令部,约1000人,活动于宁远、新田、蓝山一带。同时,一些爱国民主人士和部分回乡国民党进步官兵,也纷纷组织游击武装,并积极与中共的各级组织取得联系,努力争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解放湖南效力。其中规模较大的游击武装有:受中共华中局联络部代号“3130领导的江南地下第四军,军长唐拔,代政治委员张威,参谋长徐传真。下辖第十、十一、十二、暂编第一、五、六等6个师和1个警卫团、1个突击大队,总兵力1万多人,活动于湘潭、株洲、长沙之间;江南地下第三军下辖3个整编师、3个整编旅、7个暂编旅和1个直属旅。与华中局联络部有密切联系的江南别纵队,司令员贺锄非,政治委员唐盛。下辖2个旅、5个团和1个警卫营。共2000余人,活动于邵阳地区;与华东局江汉军区有联系的湘游第四纵队,司令员陈雨生,政治委员陶自强,下辖3个支队、1个直属大队,共1400余人,1000余支枪,活动于祁阳的白水、大忠桥一带。

全省游击武装在三十多个县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配合南下大军作战。据统计,从一九四七年十月至一九四九年九月,全省游击队先后经历大小战斗一百三十多次,歼敌正规军和地方部队一万七千五百多人,缴获大小炮二十多门、各种枪一万三千四百多支,攻占或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了桂东、汝城、湘阴、资兴、永兴、郴县、耒阳、宁乡、桃源、安化、临澧、慈利、益阳、安江、洪江、芷江、辰溪等二十多座城镇。同时协助各地党组织做支前工作,保护国家财产,维护群众利益,作出了重大贡献。随后,部队奉令集中整编。湘中一支队分别编入益阳军分区独立第一、二团和部分县大队;湘中二支队分别编入湖南省军区独立第十七团和邵阳军分区独立团及部分县大队;湘中三支队编入益阳军分区独立第二团;湘中五支队编入邵阳军分区部队;湘中纠察总队编为四十六军独立支队;湘南支队编入郴州军分区部队;湘南游击司令部各部分别编入郴州、衡阳军分区部队和各县县大队,第十大队一部分编入人民解放军一三六师,加入了向西南进军的行列;湖南人民解放突击总队一部分编入人民解放军正规部队,大部分编入各县县大队;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西纵队分别编入沅陵和会同军分区独立团等;湘北人民自救军大部分编入县大队;湖南人民解放总队独立支队编入人民解放军一三七师。其它各支党领导下的游击队和与党有联系的游击武装,解放后都分别进行了整编。

2,湖南人民解放总队各军事机构

一、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中第一支队

1949年2月,姜亚勋、李石锹、饶孟虎、陈仲怡、谭荫南等带领农民和青年学生70多人,攻打宁乡县黄材、唐市两个警察所和大沩乡公所,夺得长短枪100多支,建立一支游击趴,宣布接受中共领导。这支队伍很快被国民党部队打散。姜亚勋重新集结队伍,且收编国民党自卫队、警察队、保安队的起义官兵900多人,使游击队迅速扩大到2000余人,活动于宁乡、湘潭、湘乡、安化、益阳地区。同时,聂昭良率领的农民和革命青年50余人,在安化县桥头河(今属涟源市)暴动,成立了一支游击队,约500多人,400多枪。宁乡、安化农民暴动后,国民党安化县自卫总队长张甫臣率部1000余人,国民党宁乡自卫队队长张昼荣和警察局长袁茂亭率部600余人,先后起义来投。1949年5月初,成立了以官健平为书记的中共湘中地工委,统一领导湘中各县的游击武装。中旬,中共湘中地工委在湘乡团田召开湘中各县游击武装整编会议,将湘潭、湘乡、安化、益阳、宁乡等县的游击队合编为“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中第一支队”。姜亚勋任司令员,官健平兼政治委员,陈仲怡任副司令员,徐上达任副政治委员,喻迈常为参谋长,庞柱中为政治部主任。下辖;6个团,1个直属大队、1个机炮队。第一团;由黄、唐起义部队编成,团长姜应钟、政治委员刘美夫;第二团;由国民党宁乡自卫队和警察部队编成,团长张昼荣,政治委员金振声;第三团;由安化自卫总队编成,团长张甫臣,政治委员由中共安化县工委书记熊邵安兼任,全团共有指战员1200多人。第四团;由潭湘宁边区沈诚部编成,团长沈诚,政治委员由中共宁乡县工委书记周政兼,第五团;由湘乡县工委领导的湘安支队编成,团长聂昭良,政治委员陈明;浏阳独立团;由浏阳起义警察部队编成,团长黄卫中,代理政治委员赵纫(该部起义后即被国民党部队扑灭)全支队共6000余人湘中各县解放后,8月下旬,湘中一支队集中益阳地区整编。第一、二、五团编入人民解放军益阳军分区独立第一团,第三团编入独立第二团,第四团彭立人大队改编为宁乡县大队。

二、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中第二支队

1949年春,武冈白仓乡(今邵阳县属)乡队副莫新春和进步青年唐道光等率领国民党白仓乡公所、警察所的部分人员起义;邵阳万安乡(今邵东县属)青年李建中,率领30多人,夺取万安、靖合两个乡公所的长短枪110余支;青年张大野(张秋岩)在邵阳两市塘(今邵东县属)带领20多个农民,分别组成游击队。5月,尹如圭在邵阳县中一乡(今邵东县属)建立一支游击队(公开称为国民党“第三防剿指挥部”)。6月,中共邵阳中心县工作委员会根据中共湖南省工委的指示,将以上几支游击队合编为“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中第二支队”。支队设司令部和政治部。司令员尹如圭,政治委员龙仲,副司令员王政直,副政治委员叶苓,政治部主任李龙牧。下辖第三团和第一、二、三、七大队。后因支队在作战中损失很大,8月初,中共湖南省工委对二支队进行整编,由叶苓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张大野任副司令员,参谋长李建中,政治部主任李云涛。同时撤销第二大队,编第一、三、七大队和第三团,大队长分别由李建中、陆枝、宁同魁担任。第三团团长莫新春,政治委员林大伟。全支队共1100余人邵阳解放后,二支队第一、三、七大队,编入人民解放军湖南军区独立第十六团,第三团编入湖南军区独立第十七团。

三、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中第三支队

1949年2月,宁乡县唐市起义队伍被国民党军队打散后,一部分由喻子清、李斯本等收集,和李石锹新收编的胡述祖、林豹两部合编为“湘中游击总队”。李石锹任司令员,张伯伦任政治委员,尹泽南任副司令员。张漱华为参谋长,李品珍为政治部主任。下辖第一、二支队。6月,中共湖南省工委将其改编为“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中第三支队”,归湘中地工委统一领导。原辖各支队改编为团,团辖大队,大队辖中队。全支队辖6个团:第一团由原胡述祖部编成,团长胡述祖,政治委员何信;第二团由原林豹部编成,团长林豹,政治委员姜懿德;第三团由李致中率领的游击队编成,团长李致中,政治委员邹金托;第四、五团由收编朱世奇、曾葆生的“湘中挺进纵队”编成,团长分别为曾葆生、朱世奇;第八团为收编的欧阳芳部编成,团长欧阳芳。支队共计3000余人8月,宁乡解放。湘中三支队第、三团编入人民解放军益阳军分区独立第二团,第四、五、八团分别编入湘乡、邵阳县大队。

四、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中第五支队

1,湘中第五支队第一团队

1949年1月,刘纯宜、李建元等人在衡阳成立湘南人民赤色游击队,李建元任司令员。2月,游击队在木山碓款艱李氏宗祠正式召开成立大会,公开宣布番号为“湘衡人民赤卫游击队”。刘纯宜为名誉政委,李建元任司令员,刘光涛为政治部主任,刘庚陶任参谋长,下设一、二、三及特务等四个大队;李超任特务大队长,李云胜任一大队长,李朝宗任二大队长,邹芝诚任三大队长。4月,根据湘南工委的命令,正式编为“湘南人民游击司令部衡阳支队”,对外称“湘衡游击队”,刘纯宜为政委,司令员李建元。刘光涛、刘炜分任政治部正副主任。5月,省工委派“两衡工委”副书记黄道奇,化名王琦,到游击队任政委,加强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此时,游击队增设了机炮大队和侦通中队,还成立了第四大队,队长颜学贵。此时,游击队共有200余人枪。6月上旬,李建元、黄道奇等带领一部分人枪开赴邵阳团山(今邵东县属)与湘中二支队会合,将其改编为“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中第五支队第一团队”。司令员李建元,政治委员黄道奇,司令部下设直属的机枪队、侦通队、武工队、还有一、二、三、四、七共五个大队约600人枪,主要在衡阳牌楼冲、木山、礼梓、桐梓、思公桥、玩市冲等地活动。衡阳解放后,改编为人民解放军衡阳县大队,随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暂编独立第四团。

2,湘中第五支队第二团队

1949年大军渡江后的5月,由文益谦、文教良、罗英等筹建的。开始只有少数枪枝,通过夺取和收缴保公所及国民党散兵游勇枪枝,改造帮会武装,策动国民党退伍在乡军人参加,部队扩展到140余人。先在鉚南、马蹄江、巷子冲一带活动,后横渡湘江转移到河西斗米洲、南岳一带,又收编了该地的一支由衡山县工委策反的国民党地方武装康庆耕部队280余人枪。为加强对该武装部队的领导,工委书记刘国安于7月初对该部队确定了建制,编为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中五支队二团队,司令员康庆耕、政委文益谦,并建立了党支部,由文益谦任支部书记。

五、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中纠察总队

1949年6月,中共湘中地工委以原湘中一支队纠察总队与中共湘潭县南薰、清溪、高露区委掌握的部分武装为基础,在宁乡三仙均成立“湘中纠察总队”,归湘中地工委直接领导。毛士凤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刘盛亚任副司令员,谭天保任副政治委员。后又派毛特夫任政治委员。总队下辖若干大队,共1500余人,以韶山地区为根据地活动于湘潭、湘乡、宁乡、长沙4县边境。长沙解放时,总队扩充到2000余人。9月初在长沙岳龍山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第一三八师独立大队。

六、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西纵队

1949年3月,陈策和米庆轩等人在辰溪龙头庵分别组织支游击队。7月31日,根据中共湖南省工委指示,陈策所部与米庆轩部(50余人枪)以及萧守训控制的辰溪县水和乡自卫队合编,成立“湖南人民湘西纵队”,司令员陈策,参谋长米庆轩共200余人枪。其时,曾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过中共溆浦县委书记的王楚伟和武德章,在溆浦万水成立自卫队。5月26日,武德章等人又以原自卫队为基础成立安(化)新(化)邵(阳)溆(浦)边区游击队。指挥员李浑,政治委员武德章。下辖3个中队,180多人,91支枪。8月,中共湘西工委谌鸿章和陈策、李浑等在隆回县烂草田将湖南人民湘西纵队和安(化)新(化)邵(阳)溆(浦)边区游击队合编为“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西纵队”,司令员陈策,政治委员谌鸿章,副司令员李浑,副政治委员陈显荣,参谋长张子平,政治部主任武德章。下辖两个大队,1个直属中队、1个警卫中队,全纵队约500人9月19日溆浦解放,湘西纵队进驻溆浦县城,改番号为“湖南人民解放军湘西纵队”,9、10月间,向承祖(中共统战对象)率领的国民党军“雪峰山自卫指挥部”第二总队5000余人起义,改编为湘西纵队第二支队,向承祖为纵队副司令员,此时,湘西纵队骤增到5500多人,枪5200余支。下第一、二支队独立旅和3个直属大队,第一支队(未组成)司令员由陈策兼任;第二支队司令员向承祖(兼),政治委员谌鸿章(兼),下将第一、二团.独立旅旅长清和生,政治委员张应刚,第二支队和第一直属大队驻溆浦,独立旅驻怀化,第二、三直属大队驻辰溪。11月,湘西纵队第二支队编为人民解放军湘西军区独立第二十一团;独立旅编为独立第二十二团。各直属大队改编为县大队。

七、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东第四支队

1948年冬至1949年春,在测阳北区永安、淳口一带,组建了几支游击队:以彭汉云为首的湘赣边区人民自救第一纵队,有100多人枪,活动于长沙、浏阳边界地区;以朱启发为领导的浏北游击大队,有170多人枪,活动于淳口一带,以杨琦、陈金财为领导的自救队,有70多人枪,活动于浏阳丰裕一带。3支队伍自树旗帜,各自为战1949年6月19日,中共湖南省工委派罗振坤去浏阳永安市龙井坡,将这3支游击队进行整编,纳人中共湖南省工委直接领导的湖南人民解放总队,编为“湘东第四支队”。支队设政治、宣传、参谋、供给等处。司令员彭汉云,政治委员梁崇钓,副司令员徐晃、杨琦,副政治委员易武,政治部主任赵振湘。下辖3个大队、1个直属中队。大队长由彭汉章、陈金财、朱启发分任全支队共850多人,长短枪480多支,轻机枪8挺,小山炮1门.8月初,队伍扩大到1200余人长沙和平解放后,湘东四支队大部编入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一部分编入浏阳县大队。

八、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北人民自救军

1947年秋,中共中原局派龙瑞在湘阴组建1支20多人的游击小组,有步枪12支。1949年2月,中共湖南省工委派罗振坤成立中共湘阴区工委。5月,湘阴区工委副书记龙瓒组建“湘北人民自救军”。7月25日,中共统战对象、国民党湘阴县县长吴剑真宣布起义,将该县警察大队、自卫队等300多人全部改编为自救军。自救军人数增至400余,枪350支,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龙瓒,副司令员昊剑真,参谋长周葛,政治部主任陈元伯。下辖6个团和1个平江支队,共5000余人:以龙瓒领导的游击队为基础编为第一团,团长刘少成,政治委员刘长庚;以起义的湘阴熟塘、清溪两乡自卫队合编为第二团,团长欧桂华;湘阴县自卫大队改编为第三团,团长唐益谦;县警察大队改编为第四团,团长吴新甫;锡安乡自卫队改编为第五团,团长陈复初;忠义乡自卫队改编为第六团,团长左顺思。同时,在平江县组建了1个平江支队,约90余人湘阴和平解放后,自救军一部分编入人民解放军第159师478团和湘阴县大队。

解放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