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美集 > 杂谈 > 正文

​贵州飞天进出口(贵州飞天茅台酒价钱)

2023-10-13 05:50 来源:云美集 点击:

贵州飞天进出口(贵州飞天茅台酒价钱)

贵州飞天进出口公司与贵州茅台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酒类产品贸易、物流配送、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根据协议,贵州飞天进出口公司司将在遵义、毕节、六盘水、安顺、黔西南等地设立分公司,并与茅台集团合作建立飞天酱香酒营销体系。同时,双方还将共同打造贵州茅台酒文化馆,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此外,双方还将在酒类流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动贵州茅台酒走出国门,进入世界舞台。

“飞天”是茅台酒厂一件注册商标的名称。商标图案选自中国古代敦煌石窟中的壁画飞天,借用在西方社会影响很大的“敦煌飞天”形象,由两个飘飞云天的仙女合捧一盏金杯,寓意为茅台酒是友谊的使者。

贴上“飞天”商标的茅台酒被人们称为“飞天茅台”。飞天茅台是近年来茅台酒厂势头最为强劲的产品。然而,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飞天茅台最早是用于出口境外的,直到很久以后才开始在国内市场销售。

说起飞天茅台的这段历史,绕不过茅台国际化的前沿阵地——香港。

远在烧坊时代,茅台酒就已经登陆香港。1945年抗战胜利后,贵阳南明卷烟厂经理谢根梅曾携500瓶茅台酒到香港销售。1946年,恒兴烧坊委托南华华威银行将300瓶茅台酒运到香港试销。1951年茅台酒厂成立后,产品经由国家糖烟酒公司及外贸部门继续在香港销售,并逐渐外延至澳门及东南亚地区。这片区域华人较为集中,因而很快就成为茅台酒外销的主要目的地。但由于名声大、销路好、利润高,制售假茅台酒的事件也频繁发生。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人们的知识产权意识还相当淡薄。茅台酒在海外销售多年,虽然包装上也印有商标,但并未在销售所在地进行商标注册。这种现象并不为茅台酒所独有,其他外销产品同样存在。而且,刚刚成立的茅台酒厂并未获得独立的出口经营权,产品的对外销售权归属国家糖烟酒公司或进出口公司等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机构,因而无法对茅台酒的海外销售做系统的筹划。

1951年茅台酒厂刚刚成立时,曾为茅台酒申请注册“工农”牌商标,但因其他酒厂已先行申请同名商标而未获核准。几经周折,才于1954年6月核准注册“金轮”商标,并开始在国内销售中使用。

在海外销售不断遭遇侵权的情况下,茅台酒厂于1956年委托香港德信行,在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东南亚其他地区,以“金轮”(曾用名“车轮”)为茅台酒进行商标注册。“金轮”商标图案的中心,当时国内流行的红五星赫然在目。在这以后,对外销售的茅台酒均以“金轮”为注册商标。也就是说,从1956年开始,国内外销售的同为“金轮”茅台。

后来,“金轮”因图案中的红五星被国外一些不怀好意的政客渲染为带有政治色彩,并因此在国外市场上遭到不公正待遇。此时,茅台酒厂仍然没有获得独立的出口经营权,其产品的对外经销都由贵州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全权代理。在“金轮”茅台遭受歧视的情况下,为改善茅台酒的外销境遇,贵州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授权香港的五丰行,在香港为茅台酒注册新商标。

1958年10月16日,用于外销的茅台酒新商标“飞仙”在香港注册成功。1959年启用该商标时,改“飞仙”为“飞天”。茅台酒正式使用“飞天”商标对外销售,飞天茅台由此登上历史舞台,拉开了传奇的序幕。

贵州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一鼓作气,陆续在美、俄、日等37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飞天”牌贵州茅台酒的商标注册,将“飞天”商标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权悉数揽入怀中。

启用“飞天”商标后,金轮茅台不再对外销售,而用于国内销售,对外销售专营飞天茅台。

1966年,茅台酒厂的“金轮”和“飞天”两枚商标同时变更:“金轮”改为“五星”,并于1982年全版注册后沿用至今;“飞天”改为“葵花”,在使用10年后,至1976年才得以恢复。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国际政治生态发生变化,五星茅台又可以出口国外,国内市场也获得许可使用飞天商标。而且,经过多方协调,茅台酒厂终于在2011年从贵州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取得了“飞天”商标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部所有权。这样,五星茅台和飞天茅台就在国内外齐头并进,同时销售。一直以来,五星茅台和飞天茅台,只是商标差异而已,批次相同,勾调一致,酒体无区别,酒质无差异。

如果对茅台酒的商标品牌还一头雾水,记住茅台集团总经理李保芳高度概括的“金花飞舞”就行。“金”指金轮茅台,“花”指历史上用过的葵花牌,“飞”当然是飞天,“舞”取谐音即指五星茅台。

如今,在茅台集团拥有的300余件注册商标中,“飞天”是最具光彩的注册商标,没有之一。飞天茅台已经成长为茅台酒厂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业内人士和“茅粉”把最具代表性的53度飞天茅台简称为“普茅”。作为茅台酒厂的主力产品兼核心产品,飞天茅台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单品酒销售收入的全球纪录。茅台集团产值的增长几乎都由53度飞天茅台所贡献。茅台的口碑、形象、声誉、信用,茅台在市场上的风吹草动,都与飞天茅台有着直接关联。

飞天茅台在投入国内市场销售之前,销量并不是很大,毕竟茅台酒的消费主力还是在国内。1976年,飞天茅台的产量只有28吨,在茅台酒总产量中仅占4%;20世纪80年代飞天茅台产量突飞猛进,达到200吨左右,在总量中占比超过15%。从数量上看,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飞天茅台其实没有五星茅台那么强势。

飞天茅台转销国内市场之后,一飞冲天,连创佳绩,风头很快盖过了五星茅台。虽然茅台酒厂近年来不断地推出茅台家族的系列产品,并花大力气打造华茅、王茅、赖茅汉酱、仁酱、茅台王子酒等系列品牌,但飞天茅台持续火爆,销售量一路上升。2016年,飞天茅台的销售总量达到2万多吨。2017年上半年,在茅台系列酒销售取得重大突破(同比增长268.72%)的情况下,飞天茅台的营业收入仍占总收入的90%。由此可见飞天茅台的强劲,的确非同寻常。

茅台酒在过去5年的平均毛利率高达91.1%,不但国内最高,即使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不但在酿酒行业遥遥领先,即使与其他行业相比也高高在上。以出品JohnnieWalker威士忌而出名的国际酒业巨头帝亚吉欧毛利率只有61%,可口可乐的毛利率是60%,微软的毛利率是75%,谷歌的毛利率是59%。在国内,紧随茅台之后的五粮液,毛利率只有65%。茅台如此之高的毛利率,原因就在于飞天茅台90%以上的占比。可以说,茅台的高利润率其实就是飞天茅台的高利润率。

在商品供应极大丰富的今天,茅台断货的声音不绝于耳。白酒销售的淡季旺季之别在飞天茅台那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似乎全年都是旺季,每天都在旺销。除了少数低潮时期价格有所回落外,飞天茅台的价格经常呈飙升状态,茅台酒厂为抑制价格上升过快而设置的价格红线经常形同虚设。

在通胀预期下,飞天茅台还是具有保值升值功能的投资产品。去年出厂的飞天茅台,到今年至少升值10%。2013年出厂的飞天茅台,3年后升值率在100%以上。如果是陈年的飞天茅台,升值率还会更高。在收藏界,因飞天茅台自1976年到2006年的30年间未在瓶身标注生产日期,民间交流和拍卖市场的价格受到影响,但仍是收藏爱好者的宠儿。一瓶1959年的飞天茅台拍卖价在100万元以上。不仅是陈年酒,就是陈年飞天茅台的空瓶都可以卖出不错的价格,20世纪80年代的陈年飞天茅台空酒瓶在收藏市场一度被炒到10000元以上。当然,这很不正常。

飞天茅台已经不仅仅是供品尝饮用的白酒,而是变成了液体黄金,变成了投资对象,变成了珍贵藏品。

茅台酒这一名称,至少有三种说法:一是在茅台镇范围内甚至在赤水河谷范围内,采用茅台镇传统生产工艺生产的善香酒都可以叫作茅台酒。二是茅台酒厂生产的白酒都可以叫作茅台酒。这点更少异议,茅台酒厂生产的酒不叫茅台酒还能叫什么?三是专指五星茅台和飞天茅台。“飞天”和“五星”商标在注册时,是与“贵州茅台酒”捆绑在一起的,

“飞天”和“五星”是商标,“贵州茅台酒”也是商标。也就是说,“贵州茅台酒”既是一种白酒产品,又是一个独有的品牌。除茅台酒厂生产的飞天茅台和五星茅台外,任何其他的产品都不能标注为“贵州茅台酒”,茅台酒厂自己生产的其他产品也不例外,就是说,只有“飞天”和“五星”才能是“贵州茅台酒”。飞天牌贵州茅台酒(简称飞天茅台)和五星牌贵州茅台酒(简称五星茅台)才是让人引以为耀、引以为尊、引以为贵的“正宗”茅台酒。

“飞天”和“五星”商标图案的设计者,于史料中已难以查找,2010年发行的《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志》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贵州茅台集团企业徽标和官网上,以及茅台酒的外包装和广告中广泛使用的行书体“贵州茅台酒”五个字,出自岭南书法大家麦华山先生之手。麦华山为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现代最有影响的书法理论家之一。他在题词时已届耄耋之年,次年即逝世于广州。“贵州茅台酒”成为他最后题写的酒名。

茅台酒的外包装上,采用威妥玛拼音法,将“贵州茅台”拼成“KWEICHOW MOUTAI”,与汉语拼音的拼写有较大差异。20世纪初茅台酒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时候,汉语拼音体系还没形成。周有光先生主持开发的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后才正式推广使用。在此之前,都采用威妥玛拼音法翻译专用名词。威妥玛是一位英国外交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汉学家。他以罗马字母为汉字注音,创立威氏拼音法。该拼音法在1958年推广汉语拼音方案前,被广泛用于为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注音,影响较大。1958年后,逐渐废止。但一此著名的专有名词,其拼写方法在此之前已为人们约定俗成,所以在1958年汉语拼音推广之后仍然使用威氏拼音法,“KWEICHOWMOUTAI”就属于这种情况。

飞天茅台酒瓶瓶口的红色丝绸飘带,也是一大特色。红飘带是中国古代酒旗的化身。酒旗亦称酒望、酒帘、青旗、锦旆等,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广告形式。在包装车间的生产流水线上,机器贴标后,再用手工给一瓶瓶的茅台酒逐一拴上红飘带,据说扎红飘带也是机器比较难以取代人工的一件事情。每一条飘带上都有一个从0到20的编码(为避免混淆,不用6和9两个编号),每个员工手中的编码不一样,编码为当天拴飘带的员工工号,进入原始的工作档案,通过编码可追溯到这瓶酒的飘带是出于哪个员工之手。扎飘带的员工同时也是产品下线前最后一道兼职质检员。包装车间一个班组一天要包装三万多瓶酒,每个员工一天要拴近三千条飘带,完全手工操作,说扎飘带的员工是茅台酒厂最心灵手巧的人,恐怕不会遭到太多的反对。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