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美集 > 杂谈 > 正文

​俗语“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响马是土匪,蹚将又是什么呢?

2024-11-07 22:19 来源:云美集 点击:

俗语“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响马是土匪,蹚将又是什么呢?

#文章首发挑战赛#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渣叔

编辑 | 渣叔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结尾

前言

“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这是从清末民初流传开来的一句话,前半句大家都明白,指的就是山东地界出土匪的意思,那么蹚将又指的什么呢?

这句看似简单的俗语,其实承载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种种故事。

山东出响马

响马一词,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听到,通常指的是那些骑着高头大马来去如风,打家劫舍、拦路抢劫的马贼或者马匪。

而“山东出响马”一说,是因为小说《隋唐演义》的普及,当中介绍了隋末唐初的许多大英雄,都是山东“响马”出身,比如说半路杀出的程咬金,双锏护大唐的秦琼以及瓦岗寨好汉就是古代响马出身。

有学者考证,“响马”一词源于山东,自东汉以后,山东地区的土匪会在马脖子上挂满铃铛,马跑起来,铃铛随之叮当响个不停,出场贼拉风,也在提醒人们他们来了,因此,人们便给他们起了一个响亮的外号——“响马”。

也有人认为,他们在行动前习惯先放出响箭作为信号,告诉所有弟兄们可以行动了,只要响箭一响,马贼们便骑马奔腾而扑向猎物进行抢劫,而因此得名“响马”。

还有一个说法指出,其实“响马”这个名称和明朝中叶一场历时两年,纵横八省的农民大起义有关,许多响马队伍不是土匪,而是农民起义军,甚至在山东,响马还是英雄好汉的代名词。

明朝时期马政危害甚远,就是催生“响马”的直接推手之一,当时的政府推行马匹“民牧”,在山东、河北、安徽等地都订有应纳马驹数,若是不够数,当地养马的牧民就必须进行赔偿。

很多人就因为偿还不了赔款而家破人亡,无奈之下落草为寇,成为“响马”,依靠沿路抢劫来谋求生计,在河北地区,这种情况尤其严重,时称“江南之患粮为最,河北之患马为最”。

明正德五年,直隶霸州文安县人士刘六、刘七、杨虎等人因受不了马政压迫,便选择了揭竿而起,可谓是一呼百应,许多流民、响马、屯军积极加入其中,义军人数达到了数千人。

这股义军实力非常强悍,官军在他们面前就是个弟弟,吃了不少的败仗,被政府称作“响马盗”,直到三年后才被剿灭。

明清乃至后来的民国时期,响马从未断绝,尤其是在山东地区,每逢荒年就会出现骑马的结队盗匪,在犯案之前,常会叫嚣“官兵奈我何!”让当地官府无可奈何。

而山东响马在近代的“最精彩”一次亮相,当属1923年5月间孙美瑶发动的轰动国际的临城劫车案。

孙美瑶是当时山东抱犊崮地区最大的一股响马势力山东建国自治军的总司令,尽管他们是一股响马,但却公开对抗官府劫富济贫,收留了许多饥民,受到当地人的爱戴。

然而,他们的存在成为北洋政府的眼中钉,遭遇北洋军阀的围剿,陷入山上水粮俱绝,随时有被消灭的危险。

为了给兄弟们谋求活路,孙美瑶铤而走险,率领一批基干力量,突出重围,在津浦铁路拦劫常有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来华人员乘坐的特别快车,劫掠“洋人”,以便对北洋政府进行要挟,让他们退兵。

震惊中外的临城劫车案就这样发生了,而结果让孙美瑶等如愿以偿,在洋人的施压下,北洋政府被迫将军队撤离,自治军得以化险为夷,并被改编为山东新编第十一旅,孙美瑶当了旅长。

但是孙美瑶干了一场轰动世界的绑票,他却只做了六个月的旅长,便在北洋政府摆下的“鸿门宴”上被杀害,其部队解散的解散,改编的改编。

不过,孙美瑶被杀后,他的叔父兼军师孙桂芝率领残部拒绝被招安,继续在山区里坚持斗争,后来,孙桂芝还携其子孙美泰参加我党领导的“邹坞暴动”被称为“两次起义”的人,并担任了临、费、滕、峄四县边联大队中队长,走向抗日的道路。

虽然孙美瑶最终屈辱地被敌人杀害,但是他所做的事情却被世人铭记,鲁迅先生和冰心先生都称赞其为抱犊崮的英雄豪杰。

毛主席参加湖南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时,还称赞孙美瑶的农民军是革命团体,称他们的行动是与封建统治阶级争斗、与帝国主义斗争的表现。

这样看来,“响马”就是人们熟悉的马匪,那么,“蹚将”又是什么意思呢?会不会也是指的是土匪呢?

河南出蹚将

“蹚将”在河南的确是土匪的代名词,不过,一开始并非如此,而指的是“蹚匠”,是一群苦命的打工人。

清末民初时,河南宝丰、汝州、鲁山、伊阳等豫西南山区,常年流动着一支由木匠、石匠、铁匠、泥水匠等组成的数量相当庞大的青年农民打工队伍。

每到冬日的农闲季节,他们会一同应募从事梯田、沟渠等农田灌溉工程的修理、养护工作,这些人在当地被称为“蹚匠”。

有活干有饭吃的时候,他们是安分守己、任劳任怨的平民老百姓,可一旦工作减少,他们变得无所事事,为了生计,成队的蹚匠便极易铤而走险,变成杆匪,打家劫舍、拦路抢劫种种都做。

后来,世道乱了,这些“蹚匠”干脆就不找活干了,直接占山为王,落草为寇,专门靠抢掠周边村落和过路商旅来谋生,渐渐地,“蹚匠”与土匪两者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因此,鲁山方言中的“蹚将”便成为土匪的统称。

河南省宝丰县绿林的首领白朗就是民国初年最有名的“蹚将”,他为了发泄对袁世凯的不满,想要推翻袁世凯的统治,组织了一批农民跟随着他一起起义,组建扶汉讨袁军,对袁政府发起进攻。

白朗率领讨袁军一路势如破竹,先后转战豫皖鄂秦甘五省,接连攻占50多座大大小小的城池,可惜最后功亏于溃,败于段祺瑞之手,不幸在1914年8月阵亡,被史界称为中国最后一次农民起义随之宣告失败。

除了白朗外,民国时期,纵横豫秦两省的镇嵩军也几乎都是由蹚将构建的,还有老洋人张庆的“河南自治军”和樊钟秀的“建国豫军”,也都是有目的蹚将武装集团。

另外,在朱新繁所著的《中国农村经济关系及其特质》一书中提到,河南人民将土匪称为“老汤”,并且提起了“老汤”,到了谈虎色变的程度。

从方言来讲,“老汤”其实就是“老蹚”的谐音,之所以变成了“汤”,是因为朱新繁对河南方言不熟悉而错译的结果,本意应该是“蹚”。

后来,“老汤”跟国民党将领汤恩伯密不可分了,抗战时期,曾有一句描绘河南惨状的一首民谣:“河南的四荒,分别是水旱蝗汤”而其中的“汤”就代表着汤恩伯

1942年1月14日,汤恩伯升任为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四省边区总司令,可他却将主要精力用于对付八路军和新四军,并且还在四省边区不断扩充实力,拥兵自重,除了正规军外还收编游杂部队,总计达四十万人。

这也就算了,汤及其所部非但没有积极抗日,造福百姓,反而在所在地区横行霸道,苛征暴敛,肆意杀人,比土匪还土匪,祸害至深,使得民众苦不堪言。

尤其是在豫西临汝县,汤恩伯嫡系部队十三军驻扎在这里,他们肆无忌惮地掠夺百姓,闹得当地鸡犬不宁,民间流传着“不怕日本人烧杀,就怕十三军驻扎”的民谣,甚至还流传这样的一句话:“汤屠夫要盖房子,连龙王宫都要拆掉”。

这类令人感到恐惧的话语越传越广,以致于老百姓家里面的小孩要是在晚上哭闹,父母就会用“汤屠夫来了”来吓唬其停止哭闹这就是所谓的“闻汤止啼”,由此可见,老百姓对汤恩伯及其所部深恶痛绝,一句“水旱蝗汤”道尽心中苦楚。

渐渐地,河南人口中的“老汤”的汤便被“中原王”汤恩伯所承包,就曾听老一辈人讲过,在河南,汤恩伯的部队官兵被戏称“汤将”暗讽他们抢劫,绑票,什么都干,与土匪没有区别,甚至有过之而不及。

结语

1949年以后,由于政府大力打击土匪,曾经风云一时的胡子、响马和蹚将都随风而逝、消失于历史深处了。

如今时过境迁,“响马”和“蹚将”已成为历史名词,不再存在现实危害。

但这句看似怪异的俗语,却提醒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残酷,也要珍视现在的和平生活。

无论是山东的响马,还是河南的蹚将,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普通人,只不过被那个动荡年代的环境所裹挟。

希望今人能以历史为鉴,不再重蹈覆辙,共创一个更加文明文雅的社会吧!

参考资料:

腾讯网——《“响马”的来历:一场历时两年,纵横八省的农民大起义》

TA说——《老话说“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响马是土匪,蹚将是什么呢?》

朱新繁——《中国农村经济关系及其特质》

西陆网——《汤恩伯》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