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美集 > 杂谈 > 正文

​印度与佛教

2024-11-10 10:39 来源:云美集 点击:

印度与佛教

释迦牟尼佛像

1、释迦牟尼

公元前6-5世纪,佛教产生与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前566- 前486年)被尊称为“佛陀",也称为“释迦牟尼”,中国人称为“如来佛”。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隐身者。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他的很多事迹是由后人传说、杜撰而来的。因为没有历史记载,只有佛教的记载。佛经说悉达多是一个国王的儿子(印度当时有19个王国),享尽荣华富贵并已娶妻生子。29岁时,他毅然抛妻别子,出家修行。探索人生的苦难、生命的价值何在、何以解脱苦难...,他苦修六年一直不得其解,而且饿得濒临死境、骨瘦如柴仍然没有找到真谛。第七年他接受了一个村姑的乳粥之后,精神焕发走上了新的修行之路。在菩提树下苦修7天7夜,最后“大彻大悟”。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牟尼"意为“觉悟者”的意思,从此以后他创立了佛教(时年为35岁),在印度各地说教、传播佛教。最后到80岁“涅槃”(去世)。

世界第一大佛

2、佛教

佛教的主要教义为四谛和八正道。

“四谛”苦谛——人生一切皆苦;集谛——一切皆有因,在于人有欲望,人的欲望无尽,而满足是有限的,所以人生皆苦;灭谛——只有消灭欲望,人们才能根绝苦因,摆脱苦果达到涅槃的境界;道谛——要达到涅槃,就要修“八正道”。

“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孔雀王朝阿育王寺庙

公元前3世纪,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统一印度。统一前期阿育王杀戮惨重,和平时期他表示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告诉人们要传播佛的美德、尊重生命等,大力弘扬佛教,在印度各地建立佛寺、佛塔和佛庙,还派传教僧侣远赴海外,使之迅速传播成世界性的佛教。

古印度有两种教:婆罗门教(维护种姓等级制度)和佛教(反对种姓等级制度,提倡众生平等,但不主张反抗而是通过个人修行的方式)。公元4世纪,二教合一为印度教(又称新婆罗门教)。公元10世纪,印度教得到政府的大力推崇。随着伊斯兰教的入侵,使佛教在发源地印度本土消失的主要原因。伊斯兰人暴力破坏佛教、屠杀僧侣、砸烂偶像,成为“偶像破坏者”。印度大批僧侶逃到西藏,这就是西藏地区佛教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伊斯兰教对印度的影响很大,公元15-18 世纪,泰姬陵兴建于印度莫卧儿王朝(伊斯兰教派风格),印度教则在恒河流域广泛传播。目前,印度有83%的人信仰印度教,因而印度教仍然是印度最大的教派之一。

3、佛教传播

佛教传到中国,称为

藏人朝圣之旅

大乘佛教(大乘就是大度,有普渡众生的含义),传到东南亚国家的佛教,又称为小乘佛教(小乘佛教是大乘派对以前各教派教义的贬称,说他们只顾个人的解脱,只度自己因而是小乘)。佛教虽然在发源地印度消失了,但佛教已经走向世界,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