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美集 > 杂谈 > 正文

​荷西心动的另外一个女人是谁?还原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真实的故事

2024-09-01 02:27 来源:云美集 点击:

荷西心动的另外一个女人是谁?还原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真实的故事

荷西出轨了。

其实三毛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

她长得不是那么漂亮,他们的婚姻也是到了第七个年头,最重要的是她还比荷西大八岁。

婚姻从来不仅仅是两情相悦就好的事情,感情也绝不是对和错就能够断绝生死。情感并不是一张结婚契约就能够保证的。

所以在面对这件事的时候,三毛是清醒的。她感到庆幸又感到无辜。

庆幸是因为荷西没有瞒着她出轨的事实,无辜的是她并没有做什么让荷西糟心的事情,却要被迫接受丈夫的出轨。

她甚至觉得很深的自责,个中原因很难解释,她唯一能做的只是投入丈夫的怀里,给他安慰,给他温暖。

荷西是在从加那利群岛回西班牙接受潜水训练的时候,和一个女孩子陷入情网的。他本来邀请三毛同去,可是三毛嫌路费太贵就拒绝了。

可是等到十九天后,荷西回到家,却告诉他,自己出轨了,又说:“要不是结了婚——

他的潜意思是,要不是结了婚,他就和那个女孩子在一起了。

三毛显然是读懂了他的意思,她的自责自然也可以理解了,那就是自责自己成了丈夫在逐爱路上的绊脚石。但是她显然也是有一种委屈。毕竟自己什么事情都没有做错。

而她后来在三个月后,看到丈夫常常黯然,所说的那一番话,也必然是可以理解了。

她说,要不然我先回台湾一年。你们两个可以先生活在一起,如果他们两个生活美满,那她就退出。如果他们因为了解而分开,只要一个电报,她就飞回来。甚至,她还可以接受三个人一起生活,真诚相待。

她的做法显然是为了委屈自己,成全丈夫。她很宽容,很大度,大度到让人心疼,荷西自然也懂了三毛的心。他抱住三毛,什么也不说,只是一个劲儿的流泪。

后来有一天,三毛问荷西,还想那个女孩吗?

荷西说:“那种爱情,属于一霎完成的永恒,难忘。至于我们之间,生活的恩和情扎得太深,天长地久了。

荷西和三毛一样,也是个追逐爱情的人,或者说也是个为爱情而生的人。但是他和三毛有所不同,他的追逐当中有种克制的成分,他没有那么多无拘无束的感觉,他有着他自己的责任,而也是这种责任的负担吸引着三毛,促成了他们的结合。

荷西有一种优点,任何三毛所做的,在别人看来是疯狂的事情,在他看来却是理所当然。

结婚前,荷西问她:“你要一个赚多少钱的丈夫?”

三毛回答:“看不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不嫁。看顺眼的时候,亿万富翁也嫁的。”

荷西说你只是想嫁个有钱人,三毛却看着他叹了口气,“也有例外的时候。”

三毛真是太有趣了,或者真的是这种有趣吸引了荷西。

荷西说,她那个人,脑子里总是在跑野马,他不过是她生命中一小部分而已。

三毛喜欢捡垃圾,在沙漠的时候,总是捡些没用的东西回家,比如有次三毛花钱买了一堆没用的破石头,荷西却说她很有品味,买对了。

还有一次,荷西招待同事回家吃饭,三毛不但要做饭还要洗碗,做家务。做完饭的三毛躺在床上想要说些什么,却发现,荷西早就睡着了。

他们的婚姻生活就是这样,不太完美,也不是说那样完全契合。

荷西的母亲还有妹妹等一家人来探望他们,荷西是个大男子主义是什么严重的人,所以一连好几天,只有三毛一个人在厨房里忙前忙后。

气得三毛在夜里把姐夫送的饺子全都吃完了,荷西第二天发现了,埋怨她:“你趁着人还没睡醒偷吃饺子也就算了,怎么都吃完了,别人还尝不尝?自私!”

三毛偷偷捂着嘴,鸡贼地笑了。

他们的生活仿佛如此有趣,美好。可是现实中,他们的生活却往往充满了一地鸡毛。尤其是他们在撒哈拉沙漠的那个家,简直不如普通人家里的狗窝。

他们是在结婚那年决定去撒哈拉沙漠的。那一年,三毛30岁,荷西24岁。

其实在结婚前,他们已经有将近6年的时间没有见过面。

在他们那如同传奇般的爱情故事的开始,其实只是一个小弟弟对于大姐姐的爱慕。

那时候的三毛因为和初恋分手,独自躲到了欧洲疗伤。她考上了西班牙的一所大学,台湾人在那时总是选择去美国留学,去西班牙的几乎没有。

她可能是不想看见亚洲人的脸,以免自己睹人思情。

那时的她为了疗伤,就像一只花蝴蝶,流连在各个男人之间,还好她住在修女的家里,晚上必须要回家,才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也就是在那时,她认识了荷西。

荷西和三毛留下的印象,就像是个还没长大的小孩子,尽管已经是大人的模样。

有一天这个小孩子从学校里逃出来,找到三毛,说,我们去旁边的电影院看电影好不好,我有14块钱。电影票7块钱一张,两张刚好14,三毛说我们去了,晚上我怎么回家呢?

荷西说,我们可以走回去,我来保护你。

于是晚上看完电影,他们就一路走了回去。路上有个公园,荷西突然对三毛说,Echo(三毛的英文名),你等我六年,四年大学,两年兵役,六年后,我来娶你好不好?

他的语气十分诚恳,三毛却以为他在开玩笑,说,:

“荷西,你才十八岁,我比你大得多,希望你不要再做这个梦了,从今天起,不要再来找我……因为六年的时间实在太长了,我不知道我会去哪里,我不会等你六年。你要听我的话,不要再来纠缠我。”

荷西听到三毛这样说,先是愣了一下,然后问到:“这阵子来,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三毛说:“你没有做错什么,我跟你讲这些话,是因为你实在太好了,我不愿意再跟你交往下去。”

荷西快要哭出来了,那时候的他还不明白三毛当时只是不愿意耽误他,所以尽管他还是很难过,却依然尊重了三毛的决定。

他强忍着泪水,拿下他的法国帽子,对三毛说:“Echo,再见。”

他是倒退着走的,好像要把三毛的样子紧紧记在心里,“Echo,再见,”一边走,他一边喊着。那个晚上,从来不下雪的马德里下雪了。雪花在三毛和荷西之间飘洒,三毛看着荷西渐渐远去,公园的路很长很直,三毛觉得自己可能再也见不到荷西,她突然间很想喊道:”荷西,你回来吧!”

可是三毛并没有开口说,然后荷西真的再也没来找过她。

回到台湾,三毛就已经24岁了。

她遇见了一个画家,还和他订了婚,可订婚后却发现画家早就已经结过婚。

父亲陈嗣庆害怕三毛做傻事,就插手把婚房送给了画家,主动断绝了和骗子的往来。

后来她又遇到了一位德裔牧师。

牧师对她很好,两个人很快就决定订婚。

第二天,两人去印刷厂,打算预订一些请柬,哪知复印当晚,未婚夫突发心脏病猝死在三毛的怀中。

也许是命运吧,兜兜转转,三毛又回到了西班牙,并又和荷西重遇。

一个月后,荷西为她准备了非常别致的求婚。

他带三毛去家里,墙上居然挂满了三毛的照片。

她从来没有寄过照片给荷西。但是荷西说,他这都是他从三毛的朋友的家偷偷地拿一些出来,到照相馆放大后,再归还原照。

三毛摇摇头说,过去的她还是一个纯洁的人,可现在无端多出了两次恋爱,她的心都碎了。

荷西毫不犹豫地拉着她的手,放在自己的胸口上,说:

“这边还有一颗,是黄金做的,把你那颗拿过来,我们交换一下吧。”

六年之约似乎是命中注定。

三毛流着眼泪,她还有什么不能答应呢?

荷西,六年了。六年前,你说你要娶我,现在六年过去了,你还愿意吗?

荷西高兴极了,他抱着三毛转起了圈:他愿意,他当然愿意。

六年来,他从来没有忘记过三毛。他曾经托朋友给三毛带去过一封信。他说自己在那个下雪的晚上,哭了一夜,他希望三毛不要忘记自己。

可是三毛没有回信。

而现在当三毛真的站在了他的面前,真的说自己愿意嫁给他,他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愿意,怎么能够不愿意。

婚后,三毛说想去撒哈拉沙漠定居,于是荷西马上辞去了自己的工作,前去撒哈拉沙漠准备。

三个月后,当在机场再次见到荷西,三毛真的是吃了一惊。他英俊的外表,因为风吹日晒,变得黢黑。他胡子一大把,还落满了灰尘。脸上的皱纹明显,嘴唇干裂就像是个野人。

三毛心里有些后悔,尤其是当看到他们即将要住的房子,她更是巴不得马上离开。

他们的租屋很破,家具全无。

房租也是贵的要命,还不包括水费。

经常停电,有时候好几天都没有电。

相比之下,这还不是最严重的,他们的水龙头没有水,流出来的是不知名的绿色液体。他们的生活用水,得三毛去几十里外的镇子上提回来。

而且他们没有床,三毛想尽了一切办法,才得到一些木板,荷西将木板变成床后才知道,这些木板是用来装棺材用的。

好不容易要开始正常生活了,荷西却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不在家,只有周五才能回来和三毛团聚两天。

可以说,三毛的生活完全是靠她自己。

她的日子从来没有这么苦过:煤气用完了,她没有多余的力气拖着煤气瓶,只好问邻居借来铁皮炉,蹲在门外学着生火;吃饭,因为没有桌子,只能在地上吃,家里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报纸,夜晚十分,三毛就只能点上蜡烛看蜡烛融化。

她再也不是那个被父亲宠着长大的三毛了。

恶劣的生活环境也就算了,倘若再来点病痛,简直会要人命。

可三毛却觉得甘之如饴。甚至品味出了美好和幸福。

她就是这样一个靠着感觉活着的人,外界的物质条件对她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她看世界从来都有自己的角度。

尤其是面对丈夫荷西,荷西比她小,还有大男子主义。而且从来不会分担家里的家务。

一次三毛生病,见家里已经乱得不像样子了,便起来煮饭、扫地,荷西还嗔怪她说:

“叫你不要洗衣服,又去洗了,怎么不听话。不理不可以吗?你在生病。”

三毛听完道:“我不理谁理”?

荷西听完后很不开窍地说:“咦!谁也不理啊!不整理,房子又不会垮!”

这样不开窍或者不肯开窍的荷西,三毛并没有怨言,甚至觉得有些可爱。显然,这样的三毛,与寻常女子也是截然不同的。

她好像十分乐观,可是她并非从来如此。甚至可以说,在遇到荷西之前,她是一个被黑暗笼罩着的女子。

她从来就是个纤细,敏感的女人。

读书的时候,她的数学并不好,可是有一次他连续三次小考得了满分。

靠的是她的死记硬背的结果。

可是老师并不信他,甚至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还故意拿来高年级的试题考她。

一看试卷,三毛就说:我不会做。老师,对不起。

老师得意洋洋地说,我就知道,你肯定不会吧。

甚至为了惩罚她,还用墨在三毛的眼睛上画了两个大黑圈——像极了两个大鸭蛋。

“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再请她吃两个。”

同学们看到三毛的大花脸,哄堂大笑。

同学们也很紧张,不知道该做什么,只好笑了。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笑声画下了多么深的阴影。

而三毛不但被罚站,还被要求去操场跑圈。

走出教室的一瞬间,在走廊上玩儿的同学们看到三毛吓得哇哇大叫。

这是最惨烈的一幕。

三毛再也不愿去学校了。

刚开始她只是不愿意去学校,后来听见姐姐在饭桌上讨论学校的事情,她甚至连学校都不愿意去了。

她的天空好像是被彻骨的隐晦的浓霾给掩盖住了。她得了自闭症,她拒绝和任何交流,只是在房间阅读父亲带给她的书籍。

而这一自闭就是七年对的时间。

改变她命运的是个叫做顾福生的油画家。

顾福生在教学上十分有耐心,经常手把手教三毛画画。没有半句斥责,没有辱骂,更没有花样百出的体罚。

可是三毛在绘画上实在没有天赋,今天讲的知识点,明天就忘了。顾福生没有气馁,他看出来三毛在写作上有天赋,于是把三毛介绍给了主编现代文学杂志的白先勇。

她满是忐忑地给白先勇写了一篇散文,可是一个月后当顾福生拿着刊着这篇散文的杂志出现她面前的时候,她简直不敢相信。

她找回了自己的自信。

原来,她自己这么一个自卑的小孩,也可能获得成功。

原来她也是可以寻找属于自己的蓝天的呀。

而现在,与荷西的结合更是让她可以肆意地去成为那个她自己想要变成的女人。

她可以无拘无束,因为她知道荷西,会在后面支持她。

可是这一切,全在1979年9月30日,画上了句号。

那段时间,是三毛父母陈嗣庆和妻子第一次见到他们的二女婿荷西。

此时因为三毛的书在国内热卖,三毛和荷西的故事在整个亚洲被大众熟知。陈嗣庆此次前往前往大加纳利群岛,一来是为旅游,二来也是因为思念女儿,并且可以看看从未见过的女婿荷西。

一家人见面后,整个就是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

荷西听从妻子的吩咐,按照中国人得习惯叫岳父“爸爸”,叫岳母“妈妈”,后来又跟着三毛改口叫陈嗣庆“爹爹”。这是三毛对父亲独特的称呼。

荷西和陈嗣庆的关系十分要好,不但带着岳父岳母到处旅游,拍下了许多纪念的照片。在晚上,他还会陪着陈嗣庆下象棋,这是荷西为了迎合陈嗣庆的爱好特地学的。

可以说,老两口在岛上的日子简直是快活地不得了。尤其是他们发现从来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女儿竟然学会了洗衣、做饭,他既是惊讶又欣慰。这个曾经患有严重自闭症的女儿,看来在荷西的感召下,真的走出来了。

在岛上与女儿、女婿共同生活一个月后,陈嗣庆和妻子决定前往英国旅游,这趟,三毛还将与他们一同前往。因为工作的关系,荷西未能陪同。

当时的所有人都未料到,这一次分别竟成了永别。

倘若三毛早知道这一去就是永别,三毛怎么也不会愿意和荷西分开。

可是世界上没有这么多的假如。

就在三毛陪着父母在英国旅游的时候,噩耗传来:9月30日,荷西下海后一直未归。

噩耗传到三毛耳中时,她怎么也不肯相信这一事实。她喃喃道:“他水性那么好,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一旁的陈嗣庆见了也赶忙安慰三毛:“人还没找到,兴许是迷失了方向,现在正在某个小岛上。”

三毛心乱如麻,她不断和父亲说,真的是这样吗,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荷西的溺亡早就有了预兆,之前荷西已经有好几次出事了,但是都有三毛身边,才幸免于难。可是这次没有她在身边,她真的不敢相信,结果会是怎么样。

噩耗终于还是确定了,荷西的尸体被找到了,别放在岸边的小房子里。

求认尸体的时候,为了避免女儿过度伤心,陈嗣庆先进去看了看:,由于尸体浸泡时间太长,他的脸已经肿胀得无法辨认了。

是他。她对女儿说,可是双手却捂在荷西的脸上,不让她看。

但此时的三毛像疯了一样扑过来了,她望着丈夫已经变形的脸,一声声哭喊着荷西的名字。一旁的陈嗣庆和妻子也跟着来如雨下,在女儿肝肠寸断的哭声里,老两口的心也揪到了一块。

三毛对父母说,能不能让他们夫妻俩单独呆一会儿,因为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段能够独处的时间。

陈嗣庆出去了,三毛紧紧握着丈夫的手,就像是往常那样,只是现在这双手不再是那样温暖有力,冰冷冷的,痛彻心扉。

她不想接受这个事实,可是她又不得不接受,她强忍着悲痛,她说:

“荷西,我亲爱的荷西,就像是你所知道的或者我们所知道的那样,你可以看见前面有一个通道,不要害怕,我也很想就这样随你而去,可是我上有高堂要照顾,但你不用担心,我们很快就可以见面的。”

荷西下葬后,三毛跟着父母回了台湾。他们本以为事情就会这样过去了,甚至在三毛反复保证绝对不自杀后,还让她独自出去流浪,可是他们绝对想象不到,荷西的离去,在三毛的心里到底留下了怎么样的阴翳。

她本就不是个坚强的人,可是一旦她做了什么决定,就会毫不犹豫去执行。她的外表看起来就是普通的女孩子,甚至声音听上去都是软软糯糯的小女生的,可是在这背后却是一颗背负着巨大阴影的灵魂。

在荷西去世后的十多年,三毛在医院用丝袜吊颈自杀,而这也间接实现了当年她在荷西灵前的诺言——她会来的,不用等待太久。

关于三毛与荷西的爱情,还有很多谜团,比如他们结婚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孩子。

很多人以为,若三毛与荷西曾有孩子,她便也就有了寄托、便不会落到这般结局。在哀叹的同时,世人也疑惑:三毛与荷西结婚6年为何未曾生下一儿半女呢?

对于这个问题,各种猜测层出不穷。

有人说三毛曾经怀孕过,一次是在她写的《死果》里,当时她下体大量出血,军医和当地人的第一反应是她的孩子掉了(流产)。可荷西却说我的太太绝对没有怀孕,因为他们一直有做避孕措施。

而三毛的另一次怀孕则被传是在荷西死后,好事者还补充说:只可惜因为伤心过度后来孩子和第一次一样夭折了。

对于这两种猜想,很多人认为两个人之所以没孩子,是因为机缘巧合,孩子没有保住。

第二种猜测是三毛生不来孩子。理由是三毛后来因为子宫肥厚症在荣民总医院治疗。而这种病,可能导致不孕。

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尚且不说没有科学原因证明这种病可能导致不孕,再者就是三毛患这病,是在荷西去世后十几年,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第三种猜测则是:三毛与荷西觉得他们的爱不需要孩子来证明,就像是现在常说的那样,“父母是真爱,孩子是意外”,所以不肯要孩子。

持这种观点的多是读者,他们的依据是三毛的一段说笑:

三毛在谈到孩子时曾开玩笑说如果他们生了儿子,荷西可能会掐死他;如果他们生了女儿,三毛可能会把她吊起来打。因为他们都太爱彼此,不能允许第三者插足。

这显然是玩笑,并不能当真。

第四种猜测则是:三毛怕负担不起对于一个孩子的责任。

这种猜测的依据是三毛曾公开在文章里写到:

“养一个小人没有问题,但为了一份爱,担一生一世的心,担不起。”

第五种猜测是,两人养不起孩子。

这就更加可笑了,尚且不说三毛自己的家庭尚且富裕,便是这些年来三毛因为写作所获得的钱财,便足以养起一个孩子。再者他们还有一个理由就是三毛在撒哈拉沙漠过得很穷,这也是立不住脚的,因为在《撒哈拉的故事》出版以后,三毛获得了充沛的稿费,而她之所以愿意继续过这种穷日子,大抵还是因为她享受这种日子。

其实在我看来可能仅仅是因为三毛自己不想要。为什么不想要?因为在三毛心里,她从来没有想到要把孩子作为自己心灵的寄托。遇见荷西之前,她为父母而活,遇见荷西之后,他为荷西而活,等到荷西意外离世,她又为父母活着。

在她的心里,孩子从来不占有主要的位置。或许就像上面猜测的那样,负担不起,或者成为她和荷西之间的绊脚石。但我觉得就是她不想要,答案或许就只是这么简单。

她就是三毛。她从来就是这样一个个色的女子,于爱情也好,婚姻也好,孩子也好。她就是她,一朵最明亮却异常艳丽的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