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美集 > 杂谈 > 正文

​乔致庸89岁时去世,乔家大院的后人,如今现状如何?

2023-12-09 04:17 来源:云美集 点击:

乔致庸89岁时去世,乔家大院的后人,如今现状如何?

剧照

乔致庸出生于山西祁县的一户商贾人家,父母双亡由兄嫂养大。原本醉心学问的他是准备考取功名步入仕途的,奈何兄长病故,只得弃文从商。

在他的经营下,乔家产业达到顶峰。当国家陷入支离破碎的局面时,许多商人将产业转移海外,可乔致庸却反其道而行。

同治初年,他耗费重金扩建祖宅,也就是人们熟知的乔家大院,这座大院被学者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

常言说:富不过三代,清官不到头。如今的乔家大院早已没有乔家人的身影,他们四散天涯,基本没有了经商者,但乔家人的优良家训依旧长存他们心间。

一代儒商乔致庸

嘉庆二十三年,乔致庸出生于山西祁县的一户商贾人家。

殷实的家境让他无需劳心生计问题,在兄长的庇护下一心读着圣贤书,期望有朝一日金榜题名光耀门楣。然而兄长一朝病故,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仕途选择经商。

文人出生的乔致庸对于经商原本并不通晓,但他为人勤勉好学,虽不能用腹中所学报效国家,却可凭借所掌握的儒学之术另辟一条颇具儒风的经商之路。

乔致庸经商从不以贪婪奸诈的态度做事,反而尤重诚信道义。在他执掌家务时期,乔家产业蒸蒸日上,成为山西富甲一方的商户。

乔致庸经商从不图蝇头小利,而是从大局出发赚取顺应时代潮流的钱财。当时兵荒马乱的年代,人们出门携带金银是极其危险与不方便的,他从此中窥得商机创立了称雄包头的复字票号。

家业富足的乔致庸并未耽于挥霍,当国家需要时总是竭尽所能帮助。他曾全力支持朝廷收复新疆,在饥荒年间开仓放粮。对于子女的教育,他更是以严苛著称。

为防子孙因富足而不思进取误入歧途,他定下"六不"家规:一不准吸毒,二不准纳妾,三不准虐仆,四不准赌博,五不准冶游,六不准酗酒。

乔致庸剧照

在乔致庸的以身作则以及严苛家规的约束下,乔家子弟基本未出现作奸犯科者。无论是经商还是做学问都是认真踏实的态度,生活上也延续着乔致庸定下的简朴之风。

不过人生最难顺遂,乔致庸曾先后娶过六个妻子,分别是马氏、高氏、杨氏、周氏、杨氏、杨氏,育有六个儿子,可惜这六个儿子都不符合乔致庸挑选当家人的标准。

但父亲对孩子的疼爱依旧是不会减少半分,尤其是当一个人垂垂老矣的时候。

他对最小的六儿子尤为疼爱,只是孩子生来身体孱弱,最终病逝在乔致庸前头。乔致庸备受打击,自此身体每况愈下缠绵病榻,幼子离世两年后,他也就随之而去,享年89岁。

以儒学安身立命的乔致庸为子孙后代留下的不仅是丰厚的家产,更是一种经得起锤炼的风骨。乔致庸故去后,乔家后人也在乱世中浮沉流散,但先祖乔致庸的人性光辉始终是他们前行的指路明灯。

育六子皆不顺意

彼时乔家家业丰厚,门风严谨,按照常理推算,他一定是能够选出合适的继承人的。

不过事与愿违,这六个孩子都不具备继承乔家家业的能力。有流言说乔致庸八字过硬,亲缘单薄,先后娶妻六人,生育六子却难逃高处不胜寒的命数。

乔致庸在教育子女方面颇为用心,严苛繁琐的家规让他的儿孙绝不敢行不端之事。可不知是否因为乔致庸太过严厉,自己的六个孩子都未能自然成长,性格能力方面都各有欠缺。

乔致庸的长子乔景岱出生于道光十八年,他为人处世也算八面玲珑,在乔家生意经营上也曾颇有贡献。

只是他身为乔家长子,见识资质虽优厚却难免骄纵,不太愿意接受他人意见,做事也有些强势。乔景岱一心想垄断经营,自然对同行打压严重,长此以往他与各同行的关系终降至冰点。

剧照

之后甚至被被人以"欺行霸市、结交官员"为由告上法庭。之后乔景岱就远离了乔家产业的经营,关于他的死也是众说纷纭,一说是被同行买凶杀害,另一说是乔致庸恐他折损乔家颜面将其囚禁至死。

乔致庸的次子乔景仪起初也是乔致庸的生意帮手,但他的脾气过于暴躁,常冲动误事。

和他大哥一样忘记了和气生财这个基本道理,到处树敌,最终被人暗杀。长子与次子都曾被乔致庸给予过期望,不过最终都是潦倒收场。

乔致庸的第三个儿子终于不再像他的哥哥那般冲动激进,乔景俨为人方宽厚且处事十分小心谨慎。

可生意场上做事情是需要一定的魄力与担当的,他这般瞻前顾后自然难当大任。不过,他的谨慎与宽厚还是受到了父亲的认可,在乔致庸年老后,家中内务完全交于他打理。

四子乔景侃性格最为内向,成年后也曾帮助过父亲打理生意,但身体健康不佳,是乔致庸六个孩子里最早离世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也曾让乔致庸郁郁寡欢。

五子乔景偁和自己的父亲一样,喜欢专研学文。乔致庸见他一心求学,也就打消了让其经商的想法。

他对后代的教育非常重视,这一支基本脱离了经商之路,一心向学,后代中更是有留学海外攻读博士的。

乔致庸晚年最疼爱的是自己的幼子,不过这孩子生来体质就很差,缠绵病榻无所事事时更是破了乔致庸定下的家训,染上了毒瘾。

乔致庸剧照

原本按照乔致庸的性格,定是要严厉训斥的,只是看到自己年幼的孩子身受疾病困扰,他终究软了心肠。这个孩子不到三十岁就离开了人世,着实伤透了做父亲的心。

乔致庸的六个孩子不是性格不适合经商,就是对经商毫无兴趣,更有体质孱弱不堪劳作的,总而言之就是的确不适合担当乔家当家人。

不过乔致庸本人寿数够长,他终究是在自己的十一个孙儿里挑出了合适的继承人。

乔家中兴可天命难违

乔致庸的长孙是乔荩臣,他是乔景岱的儿子,生于1863年。

按照乔家的家谱乔荩臣应该遵循"映"字辈,只是他父亲乔景岱在包头做胡麻油生意时得罪了蒙古王爷吃了官司,原是要被判死罪的,因乔家与朝廷的关系获得了特赦,乔景岱侥幸活命,但不得再用本名从事商务活动。如此,他的儿子才没有遵循家谱取名

不过乔荩臣在生意上颇有天赋,早早地就帮自己的祖父打理家业,在乔致庸故去后,更是成了"在中堂"的掌门。

他将产业扩张到了北京,成了当年北京城著名的商人洋买办,成了北京百代唱片公司以及三枪自行车的代理人,后成为北京前门屈臣氏西药房经理,在前门多家商号投入了股份。

在他的手上,乔家的产业开始走出山西向当时的北京、天津以及上海等大都市进发,也为乔家后人在兵荒马乱里四散天涯埋下了伏笔。

1926年3月20日,乔荩臣离世并将"在中堂"掌门交给他的堂弟乔映霞

乔映霞字锦堂,乳名成义,生于1875年,是乔致庸次子乔景仪的儿子。他与其祖父颇为相似,深得祖父赏识。

在他的手上乔家迸发了最后的辉煌,只是后来时局太过动乱,任其再是长袖善舞都没能恢复乔家辉煌。

乔映霞本人是十分推崇西方思潮与变法的,他加入同盟会在家乡祁县积极推行变法。执掌家业后更是大力整顿票号让乔家生意再上了个台阶。

乔映霞深受祖父熏陶,目标远大不甘落后,又和父亲一样极其逞强好胜。这样不服输的个性让其给乔家注入了强大活力,也在乱世的无可奈何里受到反噬。

战火纷飞里,乔家的票号生意也日趋凋零。乔映霞依旧恪守祖训以诚信待客,在票面一直贬值情况下自负亏损。任凭家大业大也经不住这样的折损,乔家产业只得凋零。

乔映霞的婚姻也多受挫,先是痛失发妻,之后再娶的妻子也因年龄差距过大逐渐情薄,为此他曾跳楼自杀,致使留下终生跛腿的残疾。1921年起他的精神状况也不好,只得在天津、北京、祁县三处往返休养。

接下来的30年间,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哪一方势力都想打乔家大院的秋风,任是乔家家产丰厚也经不起如此消耗。

乔映霞虽然长袖善舞,但是面对如此历史浩劫终究是难以闯过。即便是抗战胜利后,局势开始稳妥,乔家也再没了重振的气势与决心。

1950年,公私合营的大潮开启,乔家后人彻底放弃了复兴家业的想法。此时乔映霞病重,只得让自己的儿子乔铁民处理产业。

乔家在包头的油房、面铺都以廉价让给职工承包,大部分房产也是低价出售给国家。对于不离不弃的各号执事掌柜都赠送了房产,全了一场主仆情谊。

乔家的资产剩余的变现部分按照各房的占股比例分配,自此乔家与百年"复字号"再无关系。处理完这些,乔家最后的当家人乔映霞也于几年后病逝于北京,终年81岁。

自此,乔家人开始淡出大众视野。

四散天涯各有建树

直到乔家第七代的乔燕和再次出现在大众视野里时,人们才发觉原来乔家后人从未断绝过,更没有丢失过自己先祖的信仰与坚持。乔燕和是乔映霞的孙女,父亲是乔铁民。

据乔燕和回忆,自己这一支从父辈开始就脱离经商之路了。乔铁民年轻时在天津就读于南开中学、工商学院附中等学校。虽然父亲也曾担任过大德通银号的董事长。

但随着乔家生意的没落,最终选择了专心学术。之后的他更是前往北京辅仁大学攻读经济学专业。

虽然乔燕和的父辈基本选择了用心专研学术,但是心中也都存了一份重振乔家家业的心思,只不过生不逢时,局势的动乱完全脱离他们的掌控,在一番权衡利弊后,他们纷纷走上研讨学术或者其他的工薪岗位。

乔燕和是乔家第七代中比较出名的人物,她年少时就察觉自己在功课上难出成绩,对于舞台表演却充满兴趣。

对于她选择成为戏子的事情,乔家长辈们原本都是坚决反对的态度,毕竟在他们看来这太过有失身份。不过乔燕和的父亲十分开明,最终支持了女儿的选择。

乔燕和最终踏上了自己心爱的舞台,多年后她成为了家族电视剧《乔家大院》的总顾问。

乔致庸的玄孙一代,20个子女中出了2个博士、3个硕士和12个大学生。他们身处不同的领域,依旧散发着夺目的光彩。

自乔映霞带着家人离开祁县后,乔家后人多在天津、北京以及上海谋生。待到如今,更是有不少子孙走出国门在他国继续学业以及家族的绵延。

虽然他们中经商者寥寥无几,但是乔家严苛的门风与家训被他们流传了下来。

在乔燕和的回忆里,乔家的子孙里没有作奸犯科者,全部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虽然岁月磋磨里,他们四散天涯,但是若有家族相关的事情,每家都会派代表前来相聚商谈。

文/史海观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