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美集 > 杂谈 > 正文

​红色游记之116:“济南战役纪念馆”参观记

2023-12-08 20:32 来源:云美集 点击:

红色游记之116:“济南战役纪念馆”参观记

2017年国庆节之后,我第三次从老家即墨来到省城济南市。这次来济南主要是参观位于英雄山路18号的济南战役纪念馆。

来到英雄山前,首先看到的是一尊济南战役烈士铜像,高高的基座上面立着一位骑马奔驰的战士形象。

看介绍,我才知道这尊大型铜像雕塑名为“胜利”,建于1989年10月1日。

我再环顾四周,铜像雕塑屹立于这里的胜利广场上,坐南朝北,迎门而立,高达7米。金色的战马,呼啸奔腾,栩栩如生,人民子弟兵立马驰骋,举枪振臂,坚毅自信的雄姿被塑造的淋漓尽致,展示出当时在济南战役中战士们不怕牺牲,勇于拼搏的精神。

雕塑基座上的介绍说,1948年10月15日,在济南特别市政府组织各界代表参加的会议上决定在四里山(今英雄山)修建烈士公墓。1950年3月20日,济南市政府决定把四里山以南、六里山以北定为烈士公墓地址,并开始修建烈士公墓,这里就成为烈士墓区,并陆续将多批烈士迁入墓区。

英雄山,济南人也叫"四里山",是说此山距离老济南城有四里路。

1952年10月27日上午,毛泽东主席在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的陪同下,拾阶而上直至此处,向时葬于该处的山东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黄祖炎烈士致哀,深切悼念为中国革命而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

而后,当毛主席得知此山之麓安葬着在济南战役中牺牲的众多烈士时,深情而感慨地说:真是青山处处埋忠骨,有这么多的英烈长眠在这里,四里山就成英雄山了……从此,这座四里山就被更名为英雄山。

为了永久纪念这一事件,陵园在墓区最高处建造了“毛泽东主席凭吊济南革命烈士纪念碑亭”,现在叫做“英雄亭”,形成了与革命烈士纪念塔、济南战役纪念馆遥遥相呼应的纪念建筑结构群。

在这尊铜像后面的山顶矗立着一座粗硕的纪念碑,那是济南战役纪念塔。

我便拾阶而上,来到巍峨挺拔,高耸入云的纪念塔前。

塔座上花环图案的艺术雕刻寄托了人们对革命烈士的敬仰与哀思,顶端镶刻的红色花岗岩雕凿的五角星,宛然是烈士热血凝结,光彩四射,辉映千秋。

塔座上的介绍说,1948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华东局扩大会议决定修建革命烈士纪念塔。1949年6月,毛泽东主席亲笔为纪念塔题词:“革命烈士纪念塔”。1949年11月28日,纪念塔工程在四里山顶(今英雄山)开工建设。

纪念塔工程竣工后,毛泽东主席题写的“革命烈士纪念塔”连同“毛泽东”三个字经放大后刻在纪念碑南北两面。

瞻仰了纪念塔后,我原路返回的途中,在山底走到了济南战役纪念馆前。

介绍说,这里的纪念馆是由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烈士事迹陈列室扩建而来,始建于1998年,2003年正式对外开放。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国防部长迟浩田题写了馆名。

纪念馆建在济南革命烈士陵园纪念建筑群规划轴线的中心,烈士纪念塔和烈士墓区分处南北。

这座建筑规模宏大,庄严雄伟。设计造型的上部像是一座圆形大碉堡,底座是一排长长的平房。

纪念馆分为陈列展厅和全景画展馆两部分。

陈列展厅有两层。分为“和战博弈 生死较量”、“运筹帷幄 剑指济南”、“厉兵秣马 蓄势待发”、“八天八夜 鏖战古城”、“战略决战 凯歌行进”、“接管济南 泉城新生”、“英魂长眠 日月同辉”、“新时代 新泉城”八个部分。

走进序厅,一组大型雕塑指战员们奋勇攻坚的高大群体形象立即展现在面前,令人联想到城市攻坚的艰险和无坚不摧的决心。

陈列展厅内有大量文物史料,内容设计再现了济南战役事迹,对开展爱国教育起了重要作用。

在人民支前展区,由初秋的树木,几间茅屋,农家院落里的石磨、石碾,还有大车、独轮车、煎饼鏊子、水瓢等实物展示,构成了一组解放区农村支援城市攻坚战的实景。

在英模事迹展区,一组不灭的圣火,一组烈士碑林的组合,无论是造型构思,还是色调处理,都紧扣主题,装点在面面锦旗和件件文物之间,蕴含着深刻的内涵。

陈列厅展示了荣获中央军委命名的特殊功勋的“济南第一团”“济南第二团”的光辉事迹;展示了华野总部及兵团、纵队授予荣誉称号的营、连、排等一批战斗集体的英雄事迹;展示了“华东一级战斗英雄”刘坤、黄相和以及登城第一名李永江等许多“济南英雄”的战斗事迹。

还有“侦察英雄”“爆破英雄”“支前模范”以及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人民功臣的鲜为人知的斗争事迹。

各战斗部队当年记录的牺牲烈士登记名册,当年印发的战役进程和战斗事迹报导,牺牲烈士留下来的立功奖状、功劳证、军功章、染有血迹的党费、决心书、战地日记、家书信件,还有当年指战员使用过的地图包、军号、望远镜、武器等300余件战争年代保存下来的珍贵文物,见证了他们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

济南战役纪念馆以其真实而丰富的陈列内容,实现了再现济南战役史实的目的。

以文献展示的方法介绍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形势和中央军委对济南战役的决策过程,阐明了“攻济打援”的战役模式和战役部署;

对济南战役的战斗经过分阶段作了详细的介绍,以战役发展的时间为序,以四面包围、东西会攻的指挥方针为主线,以多件图表和三百余幅珍贵的战时照片,见证了各主力部队的作战路线和各战斗阶段的主要战斗情景;

作为战役胜利的保证条件,还展示了阻援打援部队的部署和战果、山东解放区五十万民工支援济南战役的史实、济南地下党组织为解放济南所作的大量准备工作和我党我军派出的敌工干部在敌情侦察及瓦解敌军工作中的重大贡献。

这些翔实的史料,精心编配的陈列内容,不仅展示出济南战役的真实过程,而且揭示出战役计划和战役实施中的创造性,显示了我军在当年还缺少攻克这样大城市的经验时,作战指挥艺术对速战速胜的重大作用,从而歌颂了毛泽东军事原则和战略指导的英明,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战争的胜利。

全景画馆是一座圆形穹顶建筑物,是我看到的像一座浑圆的大碉堡。

我与其他观众一样,是怀着肃然起敬的心情和探知历史的愿望走进全景画馆的。

里面的内径42米,安装了重达4吨的伞形吊顶,采用了迄今国内生产的幅宽最大的苎麻画布,呈圆筒状精确地沿内壁悬挂。

在与观众看台之间有1260平方米的战地实景复原造型区,模拟制作了战车,武器等塑型作品127件。

巨大的立体画面与地面塑形复原景区相衔接,绘出了一幅济南战役攻坚战斗的激烈场景。

这里的灯光配置使人物形象雄姿鲜明,这里编配的音乐,又让人们听到隆隆的炮声,唤起了观众对过去的追忆,揭示了陈列的主题。

介绍说,这幅全景画是在查阅了大量的济南战役史料和济南老城资料之后精心构思创作的。它以高度写实的手法,以强攻济南内城的激烈战斗为主要视点,在环绕济南老城的壮美自然景观和城区旧有建筑群的典型环境中,构画出一幅炮火连天,群英会战,气势磅礴的大规模攻坚战和歼灭战的战场实景。

其画面与地面塑型的连接天衣无缝,多视点构图的效果逼真自然,经过精确合成的多种模拟音响和录音解说与观众在旋转看台上的动态视觉感受和谐默契。

我走进全景画馆,就已经超越了时空,走进了血与火的战场。那种真实形象如临其境的视听感受,强烈地为五十多年前发生在我们生活的这座古老城市的悲壮战斗所震撼,使人们的情感受到冲击,得到陶冶和净化,也使人们的心灵获得一种与众不同的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

介绍说,全景画作为一种将绘画、塑型、声、光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融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艺术形式,目前在我国只有六件,而济南战役全景画是其中的经典之作,被国内外全景画专家称为“中国全景画中最为精彩的一幅”,“是现实主义创作的力作”。

济南战役的主要资料:

1948年9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的命令,经过八昼夜激战,一举解放了济南。

济南战役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在解放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济南战役,揭开了解放战争解放军由守转攻的序幕,为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即1948年秋时,形势变得更有利于人民解放军。解放区空前扩大,部队士气高昂,装备改善,攻坚作战能力显著提高。

济南有人口70万,为战略要地,系津浦、胶济铁路的交会点,北靠黄河,南倚泰山,地势险要,城区内外筑有坚固的工事,易守难攻。国民党守军布置了三道防御阵地,总兵力为9个正规旅、5个保安旅及特种兵部队等约11万人。

1948年8月,中共中央军委在确定“攻济打援”方针时,指示华东野战军集中全力,采取攻城与打援分工协作,以20天至两个月时间夺取济南。

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指示,决定组成攻城、打援两个兵团。整个攻济打援作战由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粟裕指挥,攻城部队由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华东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山东兵团政治委员谭震林指挥。

中共中央军委还指示中原野战军继续集结在豫西地区休整,待机配合作战。

战役发起前,中共华东野战军前委发布了《攻济打援政治动员令》,提出了“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战斗号召。各部队深入进行形势、任务和政策纪律教育,开展练兵,加强敌情、地形侦察,制定作战方案,进行战役准备。山东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全力以赴组织支前工作。

攻城部队分别隐蔽地向济南开进,于9月15日晚逼近城郊。

16日晚,攻城兵团全线展开攻击,以突然勇猛的动作迅速突破了守军外围防线。攻城部队的迅猛攻势,特别是突破守军的东部屏障,使守军大为震惊。

17日,攻城东集团击退守军连续猛烈反击,巩固了茂岭山、砚池山等阵地。18日,西集团乘机向前推进,攻占古城、党家庄等地,并以炮火控制了飞机场,使国民党军空运中断。至此,攻城兵团以4天时间扫清了守军的外围据点,从四面包围了济南市区。

守军以为攻城部队需经3~4天的准备才能攻城。然而,攻城部队轮番使用兵力,实行“随战随补,随补随战”的办法,及时调整战斗编组,保持了很强的突击力。至23日中午,全歼守军第213旅及保安第6旅残部,占领外城,逼近内城。

此时,蒋介石一面严令王耀武率部坚守内城,一面督促徐州各兵团迅速北援,并令空军对人民解放军攻占的城区狂轰滥炸。

23日晚,解放军对济南内城发起总攻。24日2时许,第9纵队第25师和第13纵队第37师各一部,先后在城东南角和西南角突破成功。其余各纵队也于拂晓突入城内,与守军展开激烈巷战。

激战至24日黄昏,全歼内城守军。外围据守马鞍山、千佛山等地的国民党军残部,经攻城部队的炮击和政治攻势,于25、26日放下武器。王耀武等少数高级官员化装潜逃,在寿光县境被民兵俘获。

济南解放后,菏泽、临沂、烟台等地国民党军先后弃城撤逃。至此,山东全省除青岛及少数边沿据点和岛屿外,均获解放。

济南战役的胜利,开创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国民党军重兵坚守大城市的先例,锻炼和提高了人民解放军攻取大城市的能力。

更为可喜的是这场战役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了一片,增强了解放区支援革命战争的力量,为华东野战军会同中原野战军南下陇海铁路(兰州—连云港)以南,举行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7年10月21日